地步。
九个郡县等于要将国土和兵权,交给九个郡丞来管理,这和分封制有何区别?甚至还不如分封制。
至少分封制分出去的是王子,王室中人即使有争权之心,也不会有分割土地之意;而将权力分成九个发给外臣,无疑是玩火自焚。
地方权力过大,就会影响中央集权;这无疑是对王上不利的。
李斯也是非常诧异,之前赞同自己推行郡县制意见的郑?i,居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自己;着实教他吃惊。
很快,也有其他大臣站出来,表示支持郑?i,反对李斯的策略: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李斯暗暗轻叹,安抚几位大臣道:“诸位大人莫急!且听李斯把话说完。”
嬴政也不惯着几个跪着的臣子,转向李斯:“李斯!你说。”
“喏!”李斯回身向嬴政拜了拜,继续道:“我大秦疆土辽阔,仅凭九个郡县来管辖肯定是不够的。遂臣拟定了三十六个郡县名,还望王上详阅。”
李斯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卷竹简,递到前来的太监手中。
太监将竹简转递给嬴政后,李斯这才继续说道:“三十六为九与四的倍数,三十六郡为民,九郡为坤,四方为乾;正所谓之乾坤定,顺民心;如此一来,即可分散地方权力与兵力,也可镇守四方疆土以安民心。”
嬴政详细阅览竹简上的内容,脸色由严肃转为欣慰。
这个李斯果真是懂他啊!
既长篇大论的讲了个概要,又详书上表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是这想法与他不谋而合,让大臣们听懂了个大概,又将有可能被自己采纳并实施的方案,国家兵力布局、以及与各个郡县之间环环相扣的妙处给掩饰了过去。
设三十六郡掌管各乡县,又从三十六郡中挑选九郡布置兵力,每个兵力集点又与其中四个郡县四通八达紧密相连,即使出现暴乱,每个兵力集点也能很快出兵及时平乱。
李斯的这套策略当真是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他都怀疑有军事方面的高人指点过李斯。
否则,就李斯这样的法学奇才,断然想不出这样完美的体系的。
慎重考虑,嬴政没有当众给予李斯回复,只是淡淡地说:“这件事暂且搁置,容寡人再想想。”
“喏!”李斯没有迫切追问结果,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相反,之前反对他的那些大臣还跪在地上。
除了郑?i之外,其他附议的大臣在听完李斯的谏言后,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早已忽略了这些,转而一副局促不安地样子,趴在地上颤抖着身子不敢出声。
“附议!附议!你们说!你们可有更为妥当的良策?”嬴政看见郑?i身后的几个老臣,不禁觉得头都大了。
这帮老梆子,除了给人添堵之外,就没出点好的点子解决过他的困扰,道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可真正做到的臣子又有几个?
几个老臣听出了嬴政话语中的怒气,更加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唯独郑?i挺直腰板的跪着,朝嬴政拜了拜:“王上息怒。”
他这一喊,倒是提醒了嬴政;嬴政瞥向郑?i,道:“郑卿有何看法?”
郑?i不疾不徐的说道:“李大人深思熟虑自然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李大人以法学助长,对民生疾苦、钱粮方面肯定没有臣清楚。”
“嗯!这是自然。”
嬴政没有反驳他,毕竟郑?i是掌管钱粮的,对财政收支最为了解。
“当今天下,农夫耕田全靠看天收成;有些土地肥沃耕种收成好,有些土地贫瘠收成不足平常的三成,再遇上干旱或是涝灾,就更加不尽人意。”
“若是单以每个郡县来采取税收,恐怕有些地方会饿死很多人,而有些地方会衣食无忧;届时,贫瘠地方的人都跑去富饶之地求存,将会引起不小的动乱……”
第06章 三件要事、郡县制的设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