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冯战拱手礼拜,随即道:“关于学院之事,以三十六郡为主,设立三十六个学院,咸阳城的学院为总院,其他的为分院。”
“每一个郡县设立一所大秦的公立学院,并招揽诸子百家的能者担任学院老师,教导学子们学习。每年其他分院必须向总院提供分院的教学信息,无论是学子还是老师,有关分院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告知总院,来达到总院对分院的管理。”
“而分院的优秀学子也必须与其他分院的学子交换学习,以达到避免其在未入仕途就被居心不良之人所收买。此举是为了替陛下留住人才。”
听了冯战的一番话,嬴政的思路和格局再次升级了一个层次,他觉得冯战的想法更为宏伟,也更为细腻。
从大局出发是为了培养人才,天下百姓都能读书明理,从小事出发也能做到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有可能威胁到大秦根基的问题,同时也包容了学子们的不足之处~
不轻视任何低阶身份的人,也不高看中高阶的人;这般有胆识和智慧的少年,当真是教他喜欢的不行。
“还有——”冯战说着看向了冯征,心中唤他:“阿征!是时候向祖龙提一提开放经商一事了。”
冯征明白了冯战的用意,连忙直起腰板向嬴政拱手:“陛下!兴国之道少不了……”
冯征故弄玄虚没将话说完。
嬴政既好奇,又有被戏弄的不悦感:“快说!莫要故弄玄虚。”
“少不了经商!”冯征话刚落,就被嬴政阴沉的脸色给吓了一跳,忙接着说:“经商其实并非不好,就像上回宫宴上,拍卖圣果一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也是经商。”
嬴政被冯征的话一下子带出了愤怒的圈子,他似想到什么猛地看向冯征。
冯征猜到了嬴政所想,点了点头,继续道:“陛下~要想国库充盈起来!必须开放经商。”
“眼下大秦的财力收入赶不上支出,可士族勋贵们家中的财力又鲜少流出,时间一久~士族勋贵家的财力大过国库,您猜这些士族勋贵还会再听从您的差遣吗?”
“有了花不完的钱他们难道就不会招兵买马……自立为王?”
“财力等于国力,而商道是削减士族财力最直接有效的武器。这钱啊!就像水一样,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能汇聚成江河湖海。若是只静放一处,那就是一滩死水毫无价值。”
嬴政顿时就被冯征的话给点醒,他觉得很有道理。只是经商他不懂,但是听他那么讲又貌似是那么回事。
“你给朕讲讲!如何让士族心甘情愿地掏钱?”
“陛下!举例说,如果臣开了一个店铺!里面卖的都是稀世珍宝!价格不菲!那些士族勋贵又很喜欢,他们就会掏钱买吧?那钱到了臣的口袋,陛下您是不是要收一部分税费呢?”
嬴政点了点头,思路越发清晰。
“臣交了税后剩下的一部分钱也要花吧?比如臣看中了匹好布匹要做套新衣裳,拿着钱去买布匹;布商赚了臣的钱也需要交税吧?交完税的布商也要买生活用品吧?如此下去…陛下还会觉得国库支不付出吗?”
嬴政惊呆了,扶苏也惊呆了,忙说:“如此多的税,岂不是教天下人都说父皇苛政重税?”
嬴政很意外,扶苏所言正是他所想。
冯征摇了摇头,笑道:“陛下!税收不同,百姓就不会觉得重税了。”
“怎么说?”
冯征轻咳了一下,望向冯战,示意他来讲。
冯战领会其意,接着冯征的话说:“比方说商铺每月盈利六千秦半两以内的免征税,六千到三万秦半年的征税10%。”
嬴政疑惑了:“何为百分之十?”
“就是一百秦半两中的十秦半两,如果是一万两,那就是其中一千两上交大秦。月收超过三万两,按照15%的比率征税,月收超过十万两的按照20%比率征税…如此一来~商人也就不会觉得税重了。”
嬴政还在心算着冯战所说的数据,他只觉得脑瓜子嗡嗡滴,越算越乱。
冯战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贴心的补充道:“陛下~如果一家店一个月收税一千,一个咸阳城可以开上千家店铺,一个月千家店铺的收税大概是一百万!这还只是咸阳城的店铺征税,还有其他郡县的征税,再加上百姓开垦田地所种的粮食,三十亩地打收粮八石,三千亩就是八百石,大秦土地辽阔,按照最差收成来算,三百万亩地也有八十万石粮食…”
“陛下!我给您算算账吧?一个咸阳城税收百万,三十六个咸阳城就是三千六百万!再加上八十万石粮食~这还是在天下百姓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征收的税款~”
第67章 陛下,我来给你算个账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