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有这三支卫队,陛下才能手眼通天知晓天下动向。”
听了李斯的解说,四人连连点头;表示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能当上秦王,并成为天下共主的人,那能是简单的人吗?
“既如此,为何昨夜城中动乱,以及先前大儒被刺杀一事,城中没有预警?”冯征低头摸着下巴思索着。
冯战敛眉严肃了起来:“只怕是暗卫中出现了不可逆的问题。”
李斯瞥向冯战,点了点头:“冯中郎心思敏锐!”
“如果是卫队出了问题,那么只能是负责收集情报,和负责密杀任务的黑龙卫中,渗透进去了六国余孽的人;且此人在黑龙卫中享有很高的权利。”张敏将自己的分析判断说出来。
其实他一早就想到了那人是谁,不过他不能明说,只能将几人的思想往那人身上引导。
如果在他面前的只有冯征,或许他会直接言明;现下面前多了三个思维敏捷的人,他就不能表现的太过急切,只能慢慢将三人往黑龙卫上引导。
如果太直接,反而会生出几人的逆向思维;如此一来,只怕是剑走偏锋,越偏越离谱;三人就再也回不来,徒增许多麻烦不说,还会使事情越发棘手。
张敏那么说,冯征立即想到了赵高。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赵高是什么时候与六国余孽扯上关系的?他又是为何想要将祖龙置之死地?难不成真的只是因为那个华成亮,他想推翻大秦王朝,所以才帮助其多次谋划动大秦根基?
他不认为赵高会这么蠢,做毫无意义又风险极高的蠢事。
稍有纰漏他就将万劫不复,又怎会免费给他人义务劳动?
“依你所言,目前在黑龙卫中有最高权力的人只有赵高了!他原是赵国人,因家中变故成为了秦国的奴隶,自小生在秦国,年少时入宫成为一名宫奴。”
李斯仔细分析,缓缓道来。
“其所接触的人中,并未有涉及六国违逆分子的人;他又如何与六国余孽勾结?”
“再者,其一介奴隶出身,能混至今日深得陛下宠信的地位;我想再傻的人也不会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荣誉吧?”
徐玉清和冯战听罢,双双陷入了沉思。
冯征则不同,他赞同李斯的分析,可同时也觉得赵高真有可能傻到那么做。
为啥呢?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想要长久的荣宠下去,直到他的子孙后代都受秦皇的宠信;可人是会生老病死的,要如何才能长久的保持宠信呢?
那就是在祖龙还没有倒下之前,培养与其接班人之间的感情和信任基础。
祖龙的子嗣有很多,受宠信的却没几个。
眼下最得宠的皇子只有五个,身在咸阳的长子扶苏、远游东方在外的次子扶桑,暴燥无脑的老三将闾、天然呆且憨懵柔弱的老四子高,以及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十八世子胡亥。
扶苏虽心慈手软醇厚善良,但却不容易操控。何况,扶苏自小被隔离与外界的接触,只与其教书夫子淳于博士、茅焦博士往来;赵高想要从扶苏下手就很难了。
扶桑生性散漫随意,喜欢四下游山玩水;将闾性格暴躁易怒,没有心机城府;子高太过谨小慎微、缺乏了王霸之气,都不是帝王人选。
这三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与帝位无缘之人;加之他们也没有争权夺利之心,便也不会有人愿意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那么,如此一来,赵高也就只剩十八世子胡亥这么个人选了。
何况,论祖龙的几十名子嗣中,就属胡亥最受嬴政宠爱;加之胡亥尚且年幼,最易操控;他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不过,令冯征费解的是,赵高既然要扶持胡亥,那为何要加入华成亮这个儒士阵营?
且这个儒士和秦央都有明示过,要支持扶苏的。那这样一来,他的行为岂不是自相矛盾了?
“李相所言极是!不过我有不同看法。”
“哦?冯议郎请说。”李斯很好奇,冯征会有怎样的见解?
“正因荣宠来之不易,所以才会想要长久保持下去。”
“可是人皆有生老病死和意外,谁也无法料到未来会发生什么?赵高若想为以后做打算,恐怕不会只甘愿做陛下的宠臣,更不会甘愿宠信至他为止。”
冯征说着还饱含深意的冲李斯眨眼。
李斯顿时就明白了过来,是啊!这就是人性!贪婪永远不会嫌多!
换做是他,自然也是希望陛下对他的宠信长此以往的保持下去。
无论是换了帝王,还是他的子孙后代?他都希望他的家族,不止是荣宠一时。
第90章 密会张敏、会盟李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