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野村证券[1/2页]

商战:重生大空头 深水之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难怪以保罗的身份,在想到这个答案之后会表现得如此失态,关键点就在于野村证券这个家伙,实在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作为一家成立了近100年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是东瀛第一大券商,其管理的证券和资产规模超过了14万亿日圆,兑换成美元的话,差不多是1100亿美元。
      之所以目前世界金融性集团前20里没有野村证券的存在,并不是说这个公司的盘子不够大,资金不够多。
      而是因为它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东瀛国内,除了东瀛,它只在全球28个国家有业务存在。
      换句话说,这是个几乎只在东瀛国内玩的庞然大物。
      野村证券在东瀛泡沫经济时代曾经遭受过重创,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它的历任领导者都很谨慎,很少参与到大规模的国际并购项目里面。
      因此,类似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想要对它下嘴还真是不太容易。
      这一点就像是华国国内的四大商业银行,尽管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但却在国际上排名不高,同样的,遭受的风险也不是很高。
      不过这一次的情况有些变了,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经济的疲软,尤其是金融界的萧条.
      野村证券的现任董事长古贺信行与首席执行官渡部贤一有了野心,他们一改过去的谨慎风格,开始大张旗鼓的向外界扩张。
      早在一个多月前,野村证券便大举入侵华尔街,挥舞着大额的钞票四处收购。
      在相继收购了四家中等规模的投行之后,他们竟然又将目光瞄准了刚刚宣布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
      目前,野村证券与高盛在收购雷曼公司优质物业资产的项目上打得很热闹。
      同时,还与瑞银在争抢雷曼公司在欧洲的资产和项目,这还不算,其与巴克莱银行也存在着不甚愉快的竞争关系。
      由于此前在经营作风上的谨慎,再加上野村一直都在东瀛兜售华尔街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品。
      并从中赚取了惊人利润,因此它不仅在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手里还掌握着大把的现金,以至于高盛、瑞银在各自的竞争项目上都不能占据有利地位。
      野村证券此番咄咄逼人的来势,让人情不自禁的就会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东瀛试图买下全世界的野心。
      但在这份野心的背后,类似余安邦与保罗这种富有经验的投机分子,更容易看到野村迈开的大步下藏着何等显眼的危险。
      也正因如此,保罗才能一语道破余安邦的部分计划——没错,余安邦要算计的两个目标中,有一个恰恰就是野村证券。
      宽敞而华丽的顶楼公寓里,近四十号人济济一堂。
      别看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西装革履的打扮,但在一张张的牌桌前,也全都是斯文丧尽,吵吵闹闹的声音之大堪比菜市场。
      作为一名新晋的高级合伙人,余安邦在客厅东侧的角落里招了一张桌子。
      除了他之外,同桌的还有四个人。
     &n

第114章 野村证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