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在一起,而且两个方面都做到位,就能令野村证券这个庞然大物陷入困境。
野村证券是个管理资产超过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个难以撼动的存在。
但实际上,即便是巨人也有弱点,野村证券这个庞然大物同样也是如此。
野村证券所管理的资产超过千亿美元,这是没错的,但问题是,这些资产中绝大部分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的。
它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大量的不动产等等,在一定期限内,野村证券真正能够调动的流动资金,绝不会超过三百亿,这是必然的。
从事金融业的人都很会算计,没有谁会把数百亿的资金闲置,甚至存到银行吃利息在他们看来都是赔本的生意。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野村证券的经营作风偏于保守,事业的拓展范围不过局限在东亚地区,因此,对储备性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
这次,野村证券趁着次贷危机的时机,对外大举扩张,一系列的收购与兼并,对其流动资金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
比如说野村正在操作的几个项目:对美铝集团的收购,对雷曼的收购,在欧洲的布局,在华国的投资扩张等等。
这些项目都在极大程度上消耗着野村证券的现金。
毫无疑问,野村证券的这种扩张作法是存在很大风险的,不过因为其信用一向良好,而且盈利始终保持在一个令投资者相当满意的水平段上。
因此,无论是信用评级还是盈利预期,野村证券的数据都很好看。
所以,即便是其资金链短期内出现一定麻烦,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当然,这些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下。
这世上有个词叫做“特殊情况”,它相对的就是一般情况。
类似野村证券目前的境况,在其资金链存在麻烦的时候,一旦有负面消息传出来,而且造成一定轰动的话,那么它所要面对的麻烦就会升级。
如果这个时候,国际评级机构再下调其信用评级,导致投资者对其盈利预期和信用不再看好,这个麻烦就会再次升级。
若是再来个雪上加霜,有大量游资对其旗下盈利预期良好的业务展开大规模的恶意收购。
同时,野村证券又无法及时调动资金应对的话,那么量变就会促成质变,到时候野村证券即便不死也得脱层皮。
第146章 窥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