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大概率是被逼反了,赵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安禄山。
大夏王朝的所有武将,赵刚都要动一动。
有的人,只需要动位置,让将军去当马夫;
有些人,就得给他动脑袋,从阳间调到阴间去。
安禄山被赵刚狠狠地抢白了一下,一张横肉交错的脸上,竟然出现了难得的笑意。
“恕臣愚钝,陛下一定会发兵征讨。”
京城只有十万军马,属于天子的亲兵。
京城之外,赵刚能调动的,也不过是二十万。
而桓温一人,就有一百万军马。
至于安禄山、刘裕、曹操、董卓等人,每个人手下的军马,也不下五十万。
在强敌环伺的处境下,大夏一直是奉行先军战略,军人占比非常大,因此也富裕不起来。
安禄山这句话,分明是在打赵刚的耳光,是在笑话赵刚自不量力。
啪——
“你大爷的,你是在教我怎么做皇帝吗?”
赵刚出手了,安禄山臃肿的左脸,在耳光抽打之后,不停地颤抖起来。
安禄山的亲兵,立刻就拔出刀来。
杨思勖也拔出佩剑。
“陛下,臣惶恐。”
安禄山跪倒在地。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揭破面皮的时候。
今天这个亏,安禄山认栽了。
平日里,安禄山就是一个嘴瓢,总是在赵光义面前插科打诨,说话比较没谱。
董卓、曹操、刘裕、刘濞等人都是老油条,都握着刀把,谨慎地观察着现场局势。
他们的三观凌乱了。
自古以来,哪有当场打重臣耳光的皇帝。这赵刚真是太暴君了。
“不必惶恐,当奴才的,多挨几次打,习惯了就好。”
赵刚一甩衣袖,从城楼上走下去。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董卓、曹操、刘裕、刘濞等人,一起发出洪亮的声音,向着赵刚送行。
京城里的士民们,目睹了安禄山挨打的全过程。
他们的心里,都有了比较模糊的认识:
桓温被送走了,安禄山当场挨抽。这个新皇帝,似乎比较猛。
杨思勖一路上跟着赵刚,想劝说赵刚不要这么直接,搞政治得手腕灵活一些,但最终没有开口。
赵刚径直来到了国子监。
目标很简单,他想找一些彪悍的文人来辅佐自己,而不是一些假装自己很有头脑的枭雄。
国子监里书声琅琅,赵刚径直来到了掌管学生名册的档案府库。
也就是随便翻了一翻,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了眼帘。
“班超!”
班超,历史上最彪悍的书生,最有性格的读书人。
根据真实历史记载,班超是在书写公文的时候,觉得在竹简上刻刻画画,简直太他妈的傻逼了。
于是,他一甩笔头,投笔从戎,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
不过,在他投笔从戎的那一年,班超已经四十岁了。
四十岁之后,班超开启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第11章 彪悍的读书人班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