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刚知道,这书生至少是二流宗师境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少年书生舞了一回剑,扬头向天,突然大声吟诵起来。
语声朗朗,自有一股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绝非寻常的穷酸秀才可比。
赵刚听了,只觉得这句子太熟悉了,忍不住顺口接了下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少年正在投入地吟诵,听见有人接了下句,一双原本迷茫的眼眸,立刻精光四射。
他单手背剑,向着赵刚大步走来:
“马作的卢飞快……”
赵刚朗声接下去:
“弓如霹雳弦惊!”
少年眼眸中的精光更盛,大声叫起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赵刚已经猜出了他是谁,举起天子剑,大声喊道:
“辛弃疾,朕你命为御前大将军。”
书生单膝跪地,朗声说:
“臣国子监学生辛弃疾,参见陛下。”
“天下只有陛下一人,能接出臣的这首新词。臣誓死报效陛下。”
赵刚心里很欢喜。
这辛弃疾口中所说的新词,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已经流传上千年了。
在华夏真实历史中,辛弃疾就是一个特别彪悍的人。
20岁起兵反金,22岁时单枪匹马闯入敌营生擒叛贼,能做到全身而返。
却因为南宋朝廷的昏庸黑暗,使得辛弃疾一生都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
他为朝廷上书的《美芹十论》,是华夏历史上罕见的治国平戎策。
穿越以来,赵刚就想招揽一帮具有军事才能的文人为己所用。
用意只有一个,让枭雄们认为天子用的都是没本事的书生,从而放松警惕。
班超是最先被发现的,已经在荆州干得有声有色,远远超出了赵刚的心理预期。
陈庆之是刚从荆州回来的,虽然暂时没有安排差事,但已经为他谋划好了位子。
现在,平卢节度使田承嗣随时可能会反,江淮的李希烈,淮南的彭越,洛阳的王世充,齐地的田横,九江的英布等人,都一定会蠢蠢欲动。
有了陈庆之,再加上辛弃疾,一定能搞定他们。
“走,随朕进宫!”
赵刚左手牵着辛弃疾,右手牵着武则天,走进了皇城的大门。
这样两个人,现在对他非常重要。
围观的百姓们,看见一个书生在皇城门口舞了一会儿剑,就得到了御前大将军的官职,一个个都惊呆了。
赵刚的用意,也是要让百姓们亲眼目睹,进而在整个大夏王朝传播天子爱才的美名。
一个书生得了官,千万个书生会接踵而来。
到了御书房,赵刚先让杨思勖给武则天安排寝宫。
赵刚自己则与辛弃疾商讨天下大事。
两个人没说几句,赵刚就发现辛弃疾对天下大势看得很透彻,也很全面。
辛弃疾的认识见解,比朝堂上的一帮大臣们都要高明得多。
甚至是对于如何剿灭天下各路军阀,辛弃疾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辛弃疾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微操措施。
这绝不是一个书呆子,书呆子只有大而空的观点,毫无实际能力。
“平卢田承嗣,手下有十万的白马义从,五百个变异麴义,五千个变异邢道荣。辛弃疾,你如何破解?”
赵刚把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了辛弃疾面前。
辛弃疾略一沉吟,果断地说:
“陛下,臣主张实施斩首行动。”
第29章 敢在皇城门口耍剑?朕命你当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