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都站起身来,司徒王允说:
“各位同僚,有事请呈上奏本。”
赵刚俯视着御阶下的臣僚们,只见曹操、刘裕、袁绍、孙坚等人都站在武将的班列,每个人都是不说话。
只要文臣不发话,武将是不会抢先发话的,这是大夏王朝的惯例。
当今,新皇即位,一直在诛杀军阀,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与文臣们没啥关系,而且也乐见武将被诛杀,因此大家也都不吭声。
赵刚扫视了一圈,把臣子们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就想宣布武则天从此协理朝政。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御史朝服的官员走了出来,朝着御座上的武则天看了一眼,慑于武则天霸道的气息,立刻低下头来。
“陛下,臣牛僧孺有话要说。”
原来是牛僧孺,赵刚立刻就对这个人的印象分打了一个差评。
在华夏历史上,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以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将大唐帝国搞得鸡飞狗跳。
整个大唐帝国都被牛党和李党的势力所裹挟,不属于牛党就必须属于李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朝堂和国家陷入两党之间的内耗。
大唐从此失去了在安史之乱后逆势翻盘的机会,华夏文明再也没有回到盛唐的局面。
在穿越前,赵刚就对华夏历史上的党争非常反感。
东汉有党锢之乱,唐朝有牛李党争,宋朝有新旧党争,大明有言官以及东林党……
两党之间只为斗争而斗争,根本不分对错,你主张的就是我反对的。
党争带给帝国的,只有无休止的内耗。
后世老鹰国两党之间为了选票,也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不管是从华夏历史还是从后世老鹰国的情形,赵刚都很反感党争。
自己穿越当了皇帝,臣子们之间可以有政治分歧,但是不允许有拉帮结派。
“牛僧孺,你且说来!”
赵刚的语气,已经变得冰凉异常。
牛僧孺举着笏板,恭敬地说:
“陛下,臣出身寒微,读书不多,但是也知道,历来女子属阴,男子属阳。”
“朝堂是国家大殿,陛下
第57章 党争?敢在朕的朝堂上拉帮结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