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就是因为世家大族代代世袭,垄断着权力的分配与运用。
皇帝为了清除军阀割据,登基以来,不断地任用班超、辛弃疾、陈庆之这样的白衣书生,已经让天下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
现在,一旦开始推行科举制,读书人就能深度参与到权力分配之中,削弱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
“吾皇万岁!”
海瑞热泪盈眶,不住地磕头,不住地山呼万岁。
吓得一旁的沈括,也连忙跪倒,跟海瑞一起喊。
“二位爱卿平身。”
武则天感激地看着面前的两位年轻的臣子。
“海大人,你且去忙吧,推行科举制的旨意,随后下达。”
海瑞退了出去,面色白皙的沈括,拘谨地站在龙书案前。
沈括,华夏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在天文、数学、地理、生物、医学、物理等领域,可以说是无一不精。
这样的天才,华夏历史上并不多见,在大夏帝国也是凤毛麟角。
可是,就是这样的顶级天才,却在生活和社交方面,表现得比较拉胯。
在赵光义执政的最后一年里,沈括差点儿害死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夏王朝另一个顶级天才苏轼。
跟发生在华夏历史上的“乌台诗案”一样,沈括把大才子苏轼写的讽刺朝政的诗歌,偷偷地抄了一份,交给了赵高。
赵高大怒,流放苏轼三千里,并且还准备派出杀手行刺。
要不是恰逢赵刚篡位登基了,苏轼早就被赵高派出的死士杀害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朝堂上,赵刚没有直接与沈括对话,而是让武则天引到御书房单独谈话。
对于卖友求荣之人,武则天非常痛恨。
她目光冷漠地看着眼前拘谨的沈括,仔细地端详着这个文静的白面书生,弯弯的眉毛,儒雅的相貌,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小人。
然而,事实俱在,又是无法辩驳的。
“沈括!”
半晌之后,武则天冲着垂首而立的沈括发话了。
“臣在!”
沈括小心翼翼地跪了下来。
作为一个顶级天才,他已经从入朝为官的幻想中冷静下来了,预感到自己或许会有不好的命运。
“陛下说,来俊臣有几千种杀人的办法。本宫想问你,卖友求荣的人,该如何处置?”
第61章 沈括,被请喝茶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