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俩都富裕了,可父老乡亲还在走那破土路,我愿意捐助点水泥。”。
木生很佩服治天的大度,立马说:“你捐献了水泥,那我就组织施工,尽我所能捐些钱吧。”。
木生和治天越喝越高兴,回忆着小时候的许多事,又忽然想起刘慧敏,这都是一起和尿泥长大的小伙伴。
“慧敏,找了一个警察,也算是幸福圆满了,他对我家是有恩的,我是不会忘记她的。”木生想起前些年,自己被骗的案子。
治天笑嘻嘻地开玩笑说:“刘慧敏除了给小金做过媳妇,过家家时候,还给你当过媳妇哩,看了还是旧情难忘啊!”。
酒喝足,嗑唠够,二人直接在木生家睡了一夜。
第二天,木生老早就到了公司,烧水泡了一壶铁观音茶,先喝了一杯,随后他让人把张文浩和张大鹏叫了过来。
木生给两位倒上茶水,随后说:“我最近得到消息,老家想修路,我准备回老家一趟,这事是家乡的大事,我得出点力。”。
闻听木生此言,张文浩十分赞成,说:“对,咱们致富就得回报社会,家乡修路,你应该出一份力,需要我俩做啥?你就直说吧,不用拐弯抹角。”。
“谢谢,现在倒不需要你俩做啥,我今年要早点回老家过年,公司的事,你俩多操心了。”木生十分客气地说。
腊月初六这天,木生开着车,带着桂红和孩子,回到了北塘老家。
给老蔫和翠花弄了个措手不及,他俩还没有为过年做任何准备。
“哎呀,小子,今年怎么这么早就回家过年了?”翠花感觉十分意外。
徐桂红说:“妈,木生听说村里要修路,所以我俩就提前回来了。”。
等木生说出想捐钱,组织施工,把村里的路修好时,老蔫十分震惊,他心说“这还是我儿子吗?这孩子变了!”。
“你参与修路,爹不反对,可是你掏钱过多,我看不合适,你这钱挣得也不易啊!”老蔫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经过木生一阵子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他终于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
第二天上午,木生直接去了武支书家。
木生带着给武书记买的滋补品,直接登门,他想去问一下村里修路的安排。
木生与老支书寒暄过后,说:“武叔,听说村里要修路,我今年特意早回来几天,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听到木生问修路的事,武支书叹了一口气,说:“原来的设想很好,上个月,我跑了一趟县里头,县里财政很紧张,也就象征性给个三万两万块钱,别的给不了,我现在也正在发愁呢。”。
木生接着武书记话茬说:“叔,钱的事,您不用发愁,我和王治天商量好了,他出水泥,我出技术工人和设备,您只要出面组织一下就行了。”。
武书记听木生说这些话,他十分吃惊,没想到几年前的小木匠,现在有这种气魄,随后马上说:“孩子,这可使不得,要花很多钱的,就这个跨小南河的桥,就得许多钱,让你一个人掏,这不合适,不合适啊!”。
木生笑着说:“武叔,没关系,我掏的起,给父老乡亲办点事,这是应该的。”。
武书记直摇头,接着说:“我发动村里各户捐助点,你有钱,可以多掏一些。”。
木生笑着说:“这样吧,武叔,修路的费用我来兜底,您尽量组织捐助,不要太为难乡亲们。”他若有所思,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如果您不反对,我明天就调工程技术人员,进场测量,年前做出设计和工程预算来。等开春的时候,咱就动工,开始干。”。
武书记心中暗自赞叹,他没有想到,木生在外闯荡这几年,思想境界提升这么快,他能够为群众着想,为家乡发展做贡献。
武书记略作沉吟,接着说:“我看这样吧,修路的事你操持,你是搞工程的,比我们都懂,我让村里王大军他们配合你,钱不够的时候,你先给垫上,把帐记清楚了,过些年,咱村里有钱时候,还给你。”。
“武叔,我听您安排,只要是给家乡办事,我都愿意干。”木生做了最后的表态。
接下来,木生联络了张文浩,张文浩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赶回北塘村,开始了路由选定、测量和设计等一系列工作。
来年,在木生的操持之下,北塘村破旧的土路将不复存在,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即将修成。
第七十四章、木生的回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