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和煦春风吹拂的清晨。
赵木生六点多就起了床,一个人径直奔向北塘村委会。
他的脚步匆匆忙忙,根本无心去观赏路边嫩绿的叶片,还有这美好的晨光。
赵木生的脸上充满了激情,从他坚毅的表情中,能够看出来,这个年轻的村主任,已经很适应他的角色。
他更愿意为父老乡亲们服务。
今天,他有一件大事要办,那就是北塘村的种植基地开犁!
当赵木生走到村委会门口时,他聘请的刘广录和赵志忠,早已等候在这里,这俩老人太敬业了!
赵木生打开大门,两位老人奔向存放种子的仓库,开始给播种机添加种子。
机器的油料,在昨天晚上已经添加好,现在只需装满种子,就等着开始播种了。
木生站在一旁观望,面对着眼前崭新的全自动联合播种机,他有些发呆。
是啊!重新实行农业产业化,大规模机械化播种,这是北塘村责任制以来,最大的创举,木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
当他抬头看见湛蓝的天空,吸吮着早春的气息时,内心是激情澎湃的。
刘慧敏老师的儿子刘子豪,在七点半的时候,跑到了村委会。
这小子已经长成半大小伙子了,他奔向木生的办公室“赵叔叔,我妈妈叫你去家里吃早饭。”。
刘老师家离村委会不到一百米,她老早就起床,做好了早饭。
她知道今天开犁,猜到木生会老早到村委会忙活,顾不上吃早饭。
“我太忙了,顾不上过去吃哩,小子,你回去替我谢谢你妈妈吧!”
刘子豪听木生叔这么说,他有点着急。
这几年,他眼里的赵叔叔,一直默默地关心着他的成长,他打心眼里喜欢赵叔叔。
木生把他像亲儿子一样对待,给他买这买那的,让这孤儿寡母十分感动。
“不嘛,赵叔叔,你快来家里吃点饭吧,要不,我妈妈会训我的!”刘子豪有些着急,差点掉眼泪。
木生一看子豪要哭,他不好意思了,说:“好,我这就去。”。
随后,刘子豪带路,引着赵木生,大步流星地去了刘慧敏家。
等刘思慧带着吃喝,赶到村委会,找木生的时候,他早已在刘老师家吃饱喝足了。
到目前为止,刘思慧一直没有中断过对木生的追求,她想不求回报地伺候这个本村大哥。
无奈,赵木生太忙碌,对她只是礼貌地回应,没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意思。
是啊,新的生活,新的项目,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思潮和新的欲望。
我们的赵木生不是人民币,他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八点半,北塘村部里的播种机械设备,已经轰隆隆地发动起来,从村部大院开出大门,奔向了那片沃土。
自动播种机从田地的一头启动,土花翻飞,籽种入土,覆土压实,一气呵成,这效率太高了。
机械化这东西,就是十分神奇,一大块土地,不一会儿的工夫,就耕种完成了。
田埂上,围拢了一大群村里前来看热闹的人,有老人,也有娃娃,还有一群叽叽呱呱说笑的妇女。
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个大铁家伙,是怎么种地的。
我的乖乖,这个铁家伙太厉害了,看这速度,百八十亩地,用不了多大工夫就种完了。
人们的眼里都充满了好奇,这是什么人研究出来的玩意啊,简直是太聪明了。
此时,大家都有一种过去的累白受了,汗白流了的感觉。
从今以后,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去受罪了。
科技进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解决了农村“没人种地的老大难问题!”。
赵木生的现代化理念,改变了北塘村的传统农耕,开创了先河。
刘万山眯着小眼,说:“哼,你们知道个棒槌,我买制砖机的时候,你们大呼小叫嫌贵,快打听打听这个家伙的价钱去吧!”。
&n
第182章、播种希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