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孟大海一时语噎,这里可是厂里,可不能动手,但不给钱要是孟飞叫来保卫科的人来,那他就要倒大霉了。
孟大海不情愿的掏出1块5的饭票。
每个工人每个月都是有一定量的,只能用钱在厂里换定量的饭票。
这个年代的钱没票管用,有些东西就是花钱都不能买,你还得有票。
厂里的票好用,也便宜,用轧钢厂的饭票能吃到肉,要是在家里每个月的肉票根本不够用。
那时粮肉是不许私自买卖的,那是投机倒把罪,是违法的。
好在私下有黑市存在。
那时黑市价格,玉米一斤四角多,猪肉一斤在二元上下。
商店里商品极少,饼干一斤在五角到七八角之间,格外要七两粮票,粮票价格一斤三角左右。
自行车是要票的,需要走后门才能买到,有白山、凤凰、永久、等品牌,每辆价格在一百二到一百五之间。
那时,工人和普通国家工作人员及教师的月工资一般在二十七八元到四十多元之间。
而轧钢厂你不用额外付肉票,只用饭票就能吃到经济实惠的肉菜,谁不愿意啊。
他们都是干体力活的,不吃肉怎么能行。
有时候,有的工人为了省点钱,将厂里的饭票卖给别人,换成更多的粮票。
毕竟,虽然在食堂里吃饭划算,但换成粮票后能多买些杂粮和棒子面,这个年代谁家不是有好几口人。
孟大海气愤愤的走了。
轮到后面的工人打菜道:“小师傅,我正常的量。”
孟飞点头:“没问题。”
接着,孟飞打了一大勺的菜到饭盒里。
打菜的工人同志提醒道:“小师傅,你打多了。”
孟飞看了看饭盒里的菜问道:“没有啊?”
打菜的工人同志想到刚才那人,也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问道:“多少钱?”
孟飞回答道:“一毛。”
打菜的工人同志以为听错了,瞪大眼睛问道:“多少钱?”
孟飞淡淡的回答道:“一毛。”
打菜的工人同志问道:“我这一个菜的份量和刚才那人一个菜的份量是一样的吧,都是打了一大勺?”
孟飞认真的看了看饭盒,认真道:“不一样,你看错了。”
这时,何雨柱转头看向孟飞,总觉得孟飞刚才说的那话在哪听过,但又不像。
孟飞见对方只打了一个菜,问道:“要不试试这萝卜,挺好吃的。”
对方一听老实说道:“不要了,这水晶萝卜太贵了。”
孟飞笑道:“不贵,这就是普通的萝卜,和刚才那个不一样。”
打菜的工人同志不可置信的问道:“这明明一样的啊?”
孟飞笑道:“不一样,你看错了。”
打菜的工人同志试探的问道:“那多少钱?”
孟飞问道:“一份一毛。”
打菜的工人同志眼睛一亮,那我要一份。
虽然打菜的工人同志觉得奇怪,好像哪里不对一样,但丝毫没影响到后面的工人同志打菜。
和何雨柱一样,孟飞打的菜也是满满一大勺。
就在这时,何雨柱那边的队伍突然减少,都跑到孟飞这边来了。
何雨柱感觉到诧异,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人都跑到孟飞那边去了。
孟飞微微一笑道:“看来大家都知道了。”
第32章 我手不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