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居住的地方是新镇场,一个盐场[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年将近有50岁了,头发开始发白,但精神头特别足,精明能干,是团里最富有的人了,过年时候,凌霄去他们家拜年,他们家院子很大,有前院后院,一排五间屋子、结结实实,是凌霄在盐场见过的最有安全感的房屋了,其他人家房屋一看总有风一来要刮倒的感觉。
      二爷爷家不仅家中富有,而且人丁兴旺,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均已成家,孙子现在都有7个了,凌谷排行第六,低下还有一个弟弟。据说而二爷爷年轻时候曾跟随运商出去送过盐,到过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所以,二爷爷不仅是在团里,在盐场里也很有威望。消息来源渠道也比较多。
      凌霄他们团里的小孩儿能够到学堂上学,也是多亏了二爷爷,是二爷爷牵头找的老师,不然他们这里的学堂也建立不起来,毕竟“盐户”交过盐课后,所折的银也所剩无几了。
      “希望这几天能都是晴天,不然我们这盐就不好弄了,这到腊月了,又有盐商来要盐了,已经有好几个盐商现在要不到盐,运司让我们抓紧时间生产盐。”二爷爷一脸担忧,担心到时候完不成任务,交不了差。
      “这事我们做不了主,这得老天爷做主,天气晴,咱能多产点,天气不好这谁也没有办法。”爷爷边吃边讲到。
      “行了,不说这了,赶紧吃完,干活,希望这次天公作美,能多弄几引盐。”为了不影响大家吃饭,二爷爷也放下了这个话题。随即便开始谈论家里的事。
      “今年霄霄也5岁了吧,跟凌谷一般大吧,看着瘦弱了些。”
      “你说咋不是哩,这孩子身体比较弱,打生下来,就不如他哥哥强壮。”
      “我看这孩子长得俊秀、有点文人像,干咱这一行出不了什么头啊,我准备早点把凌谷送去学堂读书,他几个哥哥都不是读书的料,看看凌谷能不能走科举这条路,咱不能一直让孩子跟咱一辈子制盐吧,都说盐丁苦、盐丁苦,盐丁的苦,咱不能让孩子也一直吃啊。”
      “谁说不是呢,你看咱这一年辛辛苦苦才能挣十几两,还得交各种税,人家秀才不仅可以拿钱,还能免税、免徭役,再不济就算考不上秀才,能读书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总比咱这盐丁要好啊。”
      说到盐丁苦,原来凌霄是不相信的,想着我们守着这么大一个盐场,随便卖点盐都是钱,怎么会又穷又苦呢,直到穿过来的第二年,住在凌霄他们家附近的一户人家,被衙门里得人带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凌霄才知道盐场对贩卖私盐管理的很严格而且苛刻,在盐场工作晒灰取卤、淋卤、试卤、煎盐每个阶段都有负责的人看管,特别是煎盐。
      就算是煎盐阶段把盐带走了,私盐也是不好卖的,古代的盐都是官府专卖,除非卖给寻街走巷的货郎,不然贩卖私盐很容易被发现。这户人家就是在带盐进城时被发现了。况且盐户在古代地位要比普通农户还要低,经济基础也比农户薄弱,有时候一户人家每年不仅要缴纳盐课,还需要服徭役,尽管全年都要围着制盐,最后每户每年的收入大概是15两左右,对比2021年的物价,相当于现代的1万多块钱。
      制盐最苦的时候当属夏季,每年的36月份是产盐量最高的季节,这个时候全家人一刻也不敢停歇,男女老少齐上阵,日出之前到亭场担灰摊晒,或者刮泥,日上中天,开始收灰或者扫盐,这是太阳正厉害的时候,尽管不少人将上衣脱掉,但汗水还是止不住的留。
      而妇女儿童就要收取海水,用来淋卤,还要有人去采草和木材用来烧火煎盐。煎盐的地方就在盐场临时搭建的房屋里进行,由于有火候和时间限制,一旦开始,没有个几天几夜是结束不了的,这时候一般都是由家里的壮劳力进行,而且是一个团一起进行煎盐。火焰不断、外面夏季天气炎炎,室内温度能够达到40多度,四时昼夜不得休息。
      往往一个夏季结束,人们不仅黑上一圈,也能瘦下个十几斤。凌霄在醒来的第二年的夏季到亭场上来过,那时候的场景给现代来的凌霄给以了心灵的震撼。
      只见夏季毒辣的太阳照像地面,远远的十几个男人光着膀子,黝黑的皮肤,满身的汗水在太阳底下发光,他们在用铁锹、扫把的收灰扫盐,将这些聚成堆,担入旁边的卤池,这幅画面不禁让凌霄想起了那副画《纤夫》,一众纤夫,光着膀子,脚蹬着石头,头顶烈日,肩拉纤绳,低头弯腰,为了生活在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而凌霄,也想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作为一个穿越者,不求能够改变世界,改变历史,但也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家人的命运,家庭的生活,让自己的家人活动轻松、幸福。

第2章 居住的地方是新镇场,一个盐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