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想让他过来,但也没有硬拦着他,就是不管不问,因为没有走过这么长的夜路,所以来的比较晚。
“没事就好,以后要是再去县里,可以我们家来住,这样可以做个伴。”凌霄向知衡建议,生怕他拒绝,便劝他:“这么晚的天,我们还小,万一出了什么事,以后不能考试怎么办,你不是还想考个好成绩给董先生看吗。”
董先生现在是知衡最敬重的人,“你也不想让董先生的辛苦白费吧。”
“好,我听你们的。”知衡诚恳的回答到。
“你们看,天快亮了,我们还有一会儿就能到镇上了。”凌谷兴奋的向他们两个讲着,本来还想眯会儿的凌霄也瞬间兴奋起来,四处观看着周围的环境。
草叶上还挂着露水,路上挑担的行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要镇上赶去,还有其他牛车,估计也是要去县城,随着天越来越来亮,原来静谧的环境也开始变得喧闹起来。
爹和同行人还有车夫说话的声音,还有远处传来的叫卖声和小孩的吵闹声,烟火气一下子就来了。“凌霄,来,跟凌谷、知衡你们一人一个窝头。”说着爹便从背篓里把早饭拿了出来。
“大伯,你们吃吧,我这里带了,你们不用管我。”凌谷说着,便将自己的早饭掏了出来。
“大伯,你们吃吧,我来的时候吃过了。”知衡也拒绝到。“你小子,给你,你就拿着,那到这会也这么长时间了,肯定饿了,就拿着吃吧。”爹硬将窝头给知衡塞进手里。
知衡一脸犹豫,想要再次拒绝,又怕伤害了别人的好意,可也不好意思一直受他人的照顾,这对于自尊心强的知衡来讲,可能也是种不大不小的心里考验,他多想靠自己就好,能够独立、不接受他们帮助养活自己多好,可他还小,不能够做到这些,只能一次次给自己的心灵加码。
“知衡,吃吧,回头等你有钱了,请大家吃好的。”
知衡慢慢吃了起来,他知道自己要是不吃,凌霄他们也会放心不下。
大概又过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凌霄他们便来到了县城脚下,抬头便看到高3丈的城墙,经过城门衙役的一番查看便顺利进入县城。牛车师傅在城门外等他们,约定下午申时集合。
走进城门内,便是一番热闹景象,路边摆摊卖饭食,如包子、馄饨、果脯、糖人,还有一些玩杂耍的,走了大概有2000米左右,他们便站到一条宽阔的东西大街上。
府衙和县学便在这条街上,他们想去的书肆便在县学附近,东街中段的位置,大家商量了一下还是先去书肆。
没过过久他们便到了一家书肆,上面挂一匾,名叫书山堂,走进去差不多四间大小,不少穿着文人服饰衣服的也在书肆里,看到凌霄他们进来,店里的小二赶紧过来张罗。
对着凌霄他们讲:“各位,看看您都需要什么书,我们这里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最齐全了。”估计看凌霄他们年纪比较小,推荐的也是蒙学应当读的书。
“小哥,你们这里有没有关于作对子的书籍?”凌霄问到。
“这你们可来对了,我们这里有关二言、三言、四言、五言等多种类型的,你们可以到这里来看看。”说罢,便带他们到附近的书架上,拿起几本书让他们看。
凌霄他们几个慢慢看了起来,向店里的小二说道:“您先忙,我们找找看看。”
“好嘞,您们注意不要将这些书弄脏,弄坏。”店小二连连嘱托他们。
凌霄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书,想要好好看看,便由父亲一个人出去买需要的东西,他们几个留在这里看书。
这里除了一些《四书》《五经》等考科举的书外,还有一些小说、游记,有关地理风情、历史人物,种类还比较丰富,这里竟然还有《东坡选集》,虽然数量和装订样式,还不能够和现代图书相比,但是比凌霄想象中的要好,凌霄他们几个完全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直到父亲买好东西,回来找他们,还恍然回过神来,时间已经悄悄走到了中午,父亲问他们选好书了吗,凌霄三个相互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每一本都想看,但一看价格那便是节节败退,这个时候虽然雕版印刷发展的很好,图书较以前不仅数量和价格上都有了优势,但是对于凌霄他们来讲还是有点贵,一本书差不多将近100文,有些成册的书700或800文才能够拿下来,这还都不是精装的书。
最后三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准备三人对钱买两本书,到时候可以一块儿看,还能够相互交流。
买完之后,凌霄三个便好好在县城里逛了起来,到县衙、县学门口看了看,又去成衣店瞅了瞅,还顺便买了点果脯这些吃食回去。
总之,这场县城之旅大家都有收获。至于对子能不能做好,那要另说,不多更加加深了大家来县城读书的欲望。
第10章 漫长的蒙学启蒙之作对子(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