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县试报名[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是的,我们四个人都要参加。”
      “行,小五,给他们“廪保互结亲供单”让他们填写。”另外,一个长得有点黑、又有点壮的男的将“廪保互结亲供单”给了他们。
      另外一个胥吏一人收了他们200文钱,凌霄想着应该就是考试报名费。
      看凌霄他们这么干脆就把钱交了,那胥吏便不由的多叮嘱了他们几句。
      并告诉他们注意事项,嘱咐他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填写,万一谁没有如实填写,弄虚作假,那是要下大牢的。
      凌霄他们连连保证没有问题。
      这“廪保互结亲供单”就相当于现代的准考证。
      上面包括姓名、年龄、身高、面部特征(包括有没有胡须等),户籍所在地、住址,还有自己家祖上三代,都是干什么的,身世是否清白。
      另外,还有廪保人是谁,五位互结童生的姓名,幸好这些凌霄他们提前都有准备,董先生已经给他们找好廪保人和另外一个互结童生的人。
      这些当着礼部的面写好后,让胥吏又核对过后,便让他们去找廪保人签字,签过字之后到“门头”那里盖章,才算完成。
      等盖上章了,相当于官方认定了,这个时候这个古代的准考证才算生效。
      凌霄他们问“门头”在哪里。
      一位胥吏给他们指了指,就县衙门口。
      为了不耽误时间,几个人在附近找了家饭馆,要了碗阳春面,急急忙忙吃过之后,便向宋秀才家走去。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凌霄问大家,前两天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要送给宋秀才的礼。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贵的不行,一是他们没有那么多钱,二是先生和他同窗明显是好朋友,他们这样弄,不仅不好,还容易弄巧成拙,看轻了先生他们之间的感情。
      可是,太轻了,他们几个也不好意思,以后要是考试,还要经常麻烦宋先生签字。
      最后决定,送凌霄家的卤味,各种各样的卤味装成一个盒子,除了这些,还有海边常见的风干鱼。
      不是凌霄他们不想送点风雅的礼,而是好的笔墨纸砚,一个字贵,平常一点的,宋秀才那里估计有,他们买了也不实用。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送点吃食,即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也不至于出错。
      宋秀才家就在县学附近,距离县衙也不远,几个人沿着东大街走着,快到县学时,向西边的小巷子拐去,走了大概有二十户人家,便到了一处宅子前。
      门是敞开着的,依稀还能听到里面的说话声。
      凌霄他们站在门外,向里面喊话:“这里是宋先生家吗,我们是董先生的学生,现在能进去吗?”
      “凌霄,你们进来吧,就等你们了。”这时董先生的声音传了过来,并和宋秀才相继出来。
      “好了,你们四个赶紧拿来,让宋秀才给你们签上字,赶紧就去盖章。”董先生一边催促他们,一边让宋秀才领他们去书房。
      到书房后,凌霄他们赶紧将准备的礼物送给宋秀才:“宋先生,这是我们四个人的一点心意,谢谢您愿意做我们的廪保人!”
      “这,你们不用客气,我跟你家先生多年的老朋友了,当个廪保人,我这还是愿意的。”宋秀才想要回绝。
      凌霄几个赶紧摆手,“这就是些风味吃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宋秀才,你就收了吧。”
      董先生一锤定音,“赶紧的,还赶时间,之耀你就收了吧,你不收,这几个孩子可是不好意思啊!”
      在宋秀才签过字后,凌霄他们向宋秀才道了谢,就匆匆赶回县衙。
      和董先生约好,在下午五点的时候到县城门外等候。
      到县衙之后,只见排队的人仍然不少,不过在“门头”这里他们只用盖个章,应该会比较快。
      谁知前面的人说道:“慢慢等吧,看着情况估计还得一个时辰。”
      凌霄他们急忙问道:“什么情况,为什么要等这么长时间。”
      那人悄悄的说,估计里面的人,想要捞点好处,在那给你磨蹭呢,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的,就是不给盖。
      “可不是已经在礼部交过钱了吗?”
      “礼部是礼部,礼部又不管他们,现在是章在人家手里呢,得罪不起。”
      “那这一般都给多少钱?”四个人没有经验,一脸懵。
      “差不多50文左右就行。”
      幸好要的钱还不多,虽然大家都不想给,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一个人给了,其他人不给,还怕会影响接下来的县试。
      凌霄他们也只能安慰自己:“这么年的书都读下来了,不差这50文,争取到时候县试一次就过。”
      最后,四个人一人花了250文钱,办了一张“廪保互结亲供单”,他们也将要与二月九日正式开始县试考试。

第12章 县试报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