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融入这传统的人情世故,搭建自己的人际关系,寻找那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面对这样一名有身家背景的学生,知县大人也没有多问,不过对于煜熠知县大人应该是熟悉的。
起码作为一名知县对其背景是了解了,毕竟“廪保互结亲供单”上可能有他上司的名字。
最关键的是煜熠告诉他们在他来县城的时候,去见过知县大人。
随后,知县大人又点了凌霄的名字,眼看仍然是位未及冠少年。
凌霄虽然衣着不如煜熠,但站起来不卑不亢,脸上还挂着婴儿肥,任谁看了都是一名翩翩少年。
“今晚,有幸见到两名少年,不禁让我想起当年考县试的时候。”知县中间顿了一下,像似在追忆过往,随后又说:“不过我不比他们,我考县试的时候已经及冠了,确实人才辈出啊。”
“知县大人,你过谦了。”凌霄赶紧回答。
“知县大人谦虚了。”旁边的一名秀才说到,看起来和知县大人关系比较亲近,”谁不知道您及冠那年就考上秀才了,这在我们面前还显摆。”
旁边人纷纷笑了起来,有人附和着,夸奖知县大人厉害。
凌霄站在那里虽然面带微笑,但脚都尴尬的快要扣地了,不知道该不该回座位上,还是继续在这里站位微笑。
“咳咳,咳咳,好了,我还要问题要问这位学生,你家住在哪里?”
“回知县大人,在新镇场。”
“哦,新镇场,是我们这里的盐场。”知县大人向左右两边的秀才看了一下。
缓缓说道:“虽然盐场是滨乐分司在管,可也跟我们县有着紧密的关系。新镇场是我们这里唯一的一个盐场,也是我们县主要的税收来源。”
“听说你们盐场现在都改用锅?了,你知道这件事吗?”
“回大人,学生知道,这几年新镇场的团已经陆陆续续改用锅?。”
“那产盐量上升了多少?”
“回大人,学生对整个盐场产盐情况并不能掌握,但就我所在的团来讲,要比原来的产量大约能够增加10%,学生由于在家极少从事制盐工作,因此对盐产量不是很熟悉,望大人见谅。”
盐产量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改用制盐工具以来,就算凌霄一心忙于学习,也知道这几年滨乐分司对盐场的管理更加严格。
盐产量事关缴纳盐课多少,中间还涉及到私盐问题,凌霄也不敢随意作答。
想着知县问的问题也差不多了,应该可以回去坐下了,就怕再问盐场的问题,凌霄也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可怕什么偏偏来什么,就在凌霄想回去坐时。
知县又问:“你对私盐怎么看?”
凌霄刷的一下,身上的冷汗都出来了,周围也是一片寂静。
凌霄感觉整个后院一下子都空了,只剩下一个人站在中间。
凌谷他们一脸担忧。
“没关系,今天说什么都不要紧,更何况你年龄还小,我们也想听听年轻人的看法。“
“你也知道我年龄小,还问这样的问题,你是不是有点任性。”凌霄心想,“幸好他有现代的些许经验,不然今天就完蛋了。”
作为一名长在盐场的盐户,凌霄当然知道盐的巨额利润,和盐丁的辛苦和贫穷,还有一些商户想方设法多弄点盐,可贩卖私盐仍然是违法行为。
“学生认为,私盐多则官盐滞,私盐少则官盐畅。私盐泛滥不仅损害朝廷的利益,也损害民众的利益。不可否认,社会上有贩卖私盐的现象,有场私、商私还有官私,有商贩买了盐后,不缴纳盐课;有盐商和盐丁联手偷煮盐。”
“尽管朝廷一直在强力打击私盐,明确规定“犯私盐者罪至死,伪造引者如之”,但是在高额利润诱惑下,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不断有人以身犯险,怀有侥幸心理。”
“学生认为,贩卖私盐原因多种多样,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盐场量太低,满足不了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如果能够扩大产量,降低每个购盐人的成本,合理制定盐课,那贩卖私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个锅?小小的改变,就能多让一个镇十几个村老百姓吃上盐,改变私盐现象,不仅要从律法上改革,更重要的是改变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不断扩大盐产量。”
“以上是学生的看法,望知县大人指正。”
“啪啪啪,年轻人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知县大人说完便和周围人哈哈大笑,也没有讲说的好还是不好,就摆摆手让凌霄坐回去了。
凌霄坐到座位上,还在想回到的到底好还是不好,凌谷他们纷纷向他碗里夹菜,夸他:“能在知县大人面前回答的这里流畅,不怯场,很厉害。”
“那你们觉得我回答的怎么样?”
“这,我们就顾得看你了,在底下紧张的都没有认真听。”凌谷眨巴眼看了看凌霄。
“好吧”凌霄已经不抱期望得到自己回答问题的反馈了。
“你很厉害,说了大家都没有想到的。”突然,煜熠说话了。
“真的吗?”凌霄一脸兴奋。
“真的。”煜熠狠狠的点了一下头。
之后的晚宴凌霄他们就在认识人的过程中度过,特别是不少人想要来结交煜熠,纷纷到他们这一桌来。
笑的凌霄他们脸都僵了。
“累死了,终于可以回去了。”等晚饭结束,天已经黑了,凌霄他们只能在旅馆将就一夜了。
第15章 县试后的学生聚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