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8章 求本少末[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你们二人以后不可沉溺于商,要先自己的本兼顾好,勿要舍本逐末。”
      凌霄和知衡点头应是,“确实我们这段时间在商业这一块儿投入过多了。”
      看凌霄他们还有经商的念头,林教谕开口说道:“商人逐末,重利益轻情义,你们二人既然以后要进入仕途,就将那个经商的心放下。”
      “林教谕您误会了,我二人并无经商之心,不过是想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不过是想能有银两去京城参加科举。”
      “那就好,这‘商毕竟是末流,你们还是好好科举步入仕途的好。”受传统教育影响,林教谕看不起这经商之人,当然,不单单是林教谕一个人,还有许多的读书人。
      这凌霄当然要为这商业说句话,“商人逐利,政客争权”,这是不管处于哪个社会阶段,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
      凌霄给三位教官说道:“虽然我无心经商,不过这商却也是很重要的,人的需求都是要满足生理需求,才会去追求心理需求。”
      看大家一脸懵,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凌霄解释道:“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吃饱了、穿足了,才会去想读书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那他怎么会去想着读书,怎么会去想着考科举。”
      “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知道,我要说的是,农虽然在商的前面,但只能满足人的温饱,如果要想读书、考科举,那就需要在农的这一块儿上加上一个商字。”
      “这个‘商可以是家中喂的鸡拿到集市上去卖,可以是织的布拿到布料店了卖的小‘商,这都可以改善家中的生活;这个‘商也可以是往来南北运输茶叶、棉布、盐的大“商”,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并不一定非要抑止商业的发展,而是让商业发展遵守它的规律,只要商业发展起来,有银两了,才可以修路、架桥,治理河患,律法执行起来也更加容易。”
      凌霄又提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位教官不知道这些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听了凌霄解释之后恍然大悟,不过三位教官虽然觉得凌霄说的有道理。
      但也改变不了他们根深蒂固的想法。
      虽说大家在商业上面看法不一,不过在科举上态度是一致的。
      林教谕让他俩下午时间再写两篇四书义,凌霄和知衡便离开的林教谕的房间。
      走了之后,林教谕说道:“凌霄此子想法独特,且颇有道理,不过大多数读书人的想法不一样,以后这当了官可是要吃亏的。”
      顾训导接道:“是啊,要是按照他的想法来,这以后当官的路可不好走。”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造化,说不定以后就是凌霄说的那样。”张训导在旁边说道。
      三位教官只能将对凌霄的担忧放在心里,以后只能尽量嘱咐他谨慎行事。
      走出林教谕的屋子,凌霄就看见院子门口,这探头探脑的年轻生员,并不是和凌霄他们同批的生员。
      凌霄虽然认识他,不过大家相互之间并不是很熟悉,“凌举人、王举人,你们出来啦。”
      “郑秀才,有事情找我们吗?”
      “是这样的,我们能不能看一下二位乡试时候写的试卷,眷写下来的就行。”
      听着正秀才提起,凌霄和知衡两人这才想起来,他们忘了将自己印下来的经义题给朋友了,这时候比较流行将自己中举的文章写下来赠送给师长、友人。
      他们两个来的时候还专门从林绍那里印了二十余份,说回来的时候要给人,没想到忘了这回事。
      “郑秀才,明天吧,明天我们来县学的时候,给你带过来。”
      “太好了,两位举人,你们明天还来。”郑秀才兴奋的问道。
      “来。”
      听了凌霄的话,郑秀才更加开心了,看见他也让凌霄想起来秀才时候的凌谷,也不知道他俩现在怎么样了。

第98章 求本少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