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拜见座师[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听了李大人这一番话,凌霄心中确实安静下来了,对着李大人郑重道了谢,“座师,多谢了。”
      随后,几个人又聊了几句话,辞过座师挽留他们吃饭的邀请,便离开了。
      凌霄他们走后,李夫人从房间内出来,问道:“刚才那三个人是谁?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
      “去年山东的新科举人。”
      “三位年纪轻轻竟然是举人了?”李夫人诧异的说道,凌霄他们进来的时候,李夫人在西厢房看了一眼,是三个长的不错的年轻人,不过看年龄应该也就是十七八岁。
      “可不是吗,说不定再过几天就是新科进士了。”
      李夫人听了这,心中一阵惊讶,没有想到夫君对这三位年轻人有这么高的评价。
      “他们可是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夫君你这么看重?这会试成绩还没有出来,就知道他们是举人了。”
      “你可知刚才来的那三人,其中一位是去年乡试的解元温煜熠,其父是山西的左参政,从三品,祖父是济南府的知府,真正的官家子弟,但为人端正大方,没有官家子弟的不良习气。”
      李夫人心中一阵激动,问道:“不知可有婚配?”
      “尚未。”
      听到这个回答,李夫人更是欣喜,还没有开心多久,李大人又一盆冷水泼下来。
      “这样的人家不是我们能攀的起的。”
      “今天他们不是还来拜见你了吗,何况都是高嫁低娶,这我们虽然门第低点,好歹你也是个京官啊。”
      “这满京城的京官不知多少,何况咱还是出自农身,这门不当户不对。”李大人心中也有点惋惜,煜熠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何况家世这么好,估计是很多女婿的首选。
      只可惜自己是个从七品的官员,自己家也是农户出身,现在住的这房子还是租的。
      听到李大人这么说,李夫人也没有听下去的兴趣了,家中有一女,今年正好十六岁,尚未婚配,李夫人正托了媒人来回打听呢。
      李夫人不想听,可这会李大人有说的兴致,便拉住她,说道:“还有两个人,我给你说说。”
      李夫人无奈,重新坐回板凳上听李大人念叨。
      “这第二个人凌霄,是去年乡试的亚元。”
      “哦?”李夫人又有了兴趣。
      “虽是灶户出身,但学识非常不错,之前写过小清河治理之策,巡抚大人都认识他了,并且多有夸赞,说是个有经世之能的人。”
      李大人喝了一口茶,紧接着又说道:“今日看了他写的策问文章,我突然觉得巡抚大人说的很有道理,此子日后不可限量。”
      不待李夫人打断他,李大人接着说道:“还有一名书生王知衡,农户出身,乡试‘榜元,虽然在煜熠和凌霄的衬托下不显,但能够考中乡试的第六名也不简单。”
      李大人说完之后,李夫人赶紧说道:“那凌霄可有婚配?”刚才李夫人就想问了,可夫君不让她插嘴,她只能忍着。
      李夫人心里又高兴起来,夫君都说这凌霄以后肯定发展的不错,那她得牢牢把握住机会。
      李大人也想给女儿寻个好郎君,便说道:“等会试成绩出来,我寻个机会探探他们的口风。”
      李夫人这才满意,再三强调:“你可别忘了,记得要抓紧。”
      “好了,好了,知道了,你快去忙吧,我去书房看看。”
      凌霄他们还不知道座师正谈论的他们,想让他们做自己的女婿。
      凌霄他们从李大人家中出来之后,便前去拜访另外一位座师,礼部仪制清吏司员外郎主事韩文琛。
      仪制清吏司是礼部所属四司的第一司,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等事。
      韩大人本人便在京城长大,住的院子也比李大人的要好,宅子内有轩有圃,是凌霄想象中京官应该住的房子。
      不过这位韩大人应该更忙碌些,抽出时间和凌霄他们见了一面,因礼部有事便被喊走了,凌霄他们赶紧告辞,改日再去拜访。
      看来会试不仅考验凌霄他们,也让这些礼部的官员们更加忙碌。

第139章 拜见座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