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田间编修[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聊了几句蝗虫的时候,余侍郎突然开始夸凌霄道:“凌编修,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想法独特,远超他人很多。”
      刚才他和几位大人过来看大家蝗虫治理情况怎么样了,远远便能看见一堆人围着。
      等他们走近了之后,没有人发现他们,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听一个人讲话,余侍郎没让人打扰他们,和其他官员一块儿在听。
      听完之后,不由的感慨,凌编修虽然年轻,但是他的想法、他的见识,远远超过一般人。
      他自我他的一套理论在,并且他坚定、自信,相信“凡是我们看见的,我们摸的着的”都可以发生变化。
      余侍郎现在真的觉的“此子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并不仅仅是当个高官,这样的评价套在凌霄身上看起来还是太狭隘了。
      “余大人,谬赞了。”
      “哎,实话实说而已,以后凌编修要是在农事上有什么见解,尽管提。”
      凌霄:“多谢余大人,下官农事上也还有许多不足,以后还要和诸位大人多学习。”
      余侍郎他们还要查看灾情,凌霄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便告别余侍郎他们,和孙当家的回京城去了。
      凌霄走的时候,几个孩子还对他依依不舍,不仅是他们,那些听了凌霄要走的佃户,也十分不舍。
      自从他们知道凌霄是翰林院的编修,极有可能是今年的新科探花之外,对凌霄的敬佩之情又上了一层楼。
      “没有想到翰林院的官员,竟然这么接地气,还亲自到田地里查看情况。”
      “人家一个编修,比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人,都要精通,你说说这,......唉。”
      “也不知道下一次凌编修什么时候来,听他说话实在太好了,我都能听懂。”
      “我也是也,不像其他官员之乎者也的,听了让人直犯困。”
      “要是那些夫子、先生也能这样讲课就好了。”
      ......
      凌霄的到来,让这些百姓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翰林院官员,没有满嘴的大道理,讲的是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可以改善他们生活的事。
      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有这样一个翰林院的官员在田地里讲学,他们叫凌霄为“田间编修”,不仅编撰大国历史,也编撰百姓生活。
      众人都期盼着他什么时候能再来讲一次。
      而凌霄在田地中讲学的事情,从户部传开,渐渐被翰林院的同仁知晓,有不屑一顾的,有想去尝试的,还有批评凌霄“有辱翰林名声”的,认为他要巴结张首辅。
      一日点卯,有人暗讽:“现在我们翰林院需要整治,个别官员置翰林院的名声于不顾,非要巴结背后高官,有辱翰林院的名声啊。”
      凌霄不准备忍了,开口便怼道:“有没有辱没翰林院的名声,大家可以去田地中问问,不去问问那日听我讲的百姓的看法,在这里仅凭自己的想象,就能知道我辱没翰林院的名声吗?”
      “诸位同仁,要想翰林院的名声长存,需长于土地,开于朝堂,埋百姓心中。”
      “我凌霄行的端做得正,一心为公,无愧于天。”
      话落,周围一片寂静。

第182章 田间编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