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为防漏题,不管是他们出废的题,还是稿纸,两人都烧了,并且嘱咐门口侍卫和送饭的仆人,不得随意进出两个的房间。
第一次,两人出的题,都有些简单,相互之间不是很满意,要知道,江南这里文人尤多,学习好的数不胜数,如果他们出的题,不能起到真正拉开层次的作用,那两人的仕途生涯也就到头了。
拿回去,重写。
第二次,四书、五经满意了,中间戴济出了一道截答题。只要是第一场考试解决了,剩下的题也就好出来了。
八月一日,礼部派人过来,邀请两人参加宴会,这也是凌霄他们到贡院这里,第三次派人邀请了,这一次连应天巡抚也在,要知道应天巡抚平日里都是在苏州居住。
前几次都是因为出题给推脱了,这一次实在推脱不得,他们两个在这里主持考试,还需要礼部和其他部门的配合。
戴济今年五十出头,从北到南,又在贡院待了这么长时间,身体有些吃不消了,索性就答应了礼部的邀请。
宴会是在礼部左侍郎谢铭家中举办,谢铭也是最初凌霄他们到南京,接待他俩的人,凌霄和戴济两人到时,门口停了不少马车。
其府的管家一看他们过来,便知两位便是新来的主考官,谢老爷千叮咛万嘱咐要招待好两位。
管家热情的将两人,带到举办宴会的正房。
“戴庶人、凌编修恭候多时啊,来,我们给你们相互介绍一下。”
“这位是我们礼部右侍郎何坤朗。”
“这位是我们礼部清吏司的主事周文斌。”
“这位是工部主事,宗彦。”
......
接下来,又介绍了几位,都是六部中负责这次乡试的相关人员。
这个宴会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目的。不过,凌霄和戴济这几日忙着出题,对负责贡院这次考试的官员还不熟悉,趁着这个机会,可以观察一番。
虽说主考官主要负责命题、审定试卷的等次、录取、上报朝廷这些事情,不过要是在贡院考试中出了问题,他俩也脱不了关系。
大家入座聊天,不可避免的就聊到乡试考试,相互之间询问了对方当年乡试、殿试考试的名次。
这其中,还数凌霄考试排名更为靠前,凌霄又年轻,还得皇上赏识,不由的其他人对凌霄又热情了几分,怪不得一个编修能到他们这里当主考官。
凌霄得皇上赏识这件事,是谢铭从京城中打听到了,在礼部宣布任命的同时,便有人快马加鞭,将搜集到的两位主考官的信息送到南京。
在收到来信的那一刻,谢铭便知道自己要拿什么态度对待凌霄,一个受皇上、首辅赏识的年轻人,是值得结交之人,他积极的为凌霄引荐其他人。
有了谢侍郎的引荐,凌霄和戴济更容易融入,聊天的时候,也更好找话题。
几个人坐了一会儿,便看见官家到谢侍郎耳边说了句话。谢侍郎站了其他,对他们说道:“巡抚大人到了,我们过去迎接一下。”
“程巡抚,快,快,请进。”
这应天巡抚程颂年龄有近五十,个头中等、身材走样,眉间有两道深深的川字纹,看样子平时是一个比较严谨、操心的人。
目前在这里官职最大的应该就是这位程巡抚了,从二品。
程颂:“让各位在这里等候多时了,都进。”随后,凌霄他们跟着程巡抚重回到举办宴会的地方。
刚坐定,便听到程巡抚讲:“想必这二位便是我们这次的主考官了。”
戴济:“下官戴济,左春坊左庶子,正是此次的主考官。”
凌霄:“下官凌霄,翰林院编修,正式这次的主考官。”
虽说他们官职不高,但是在这次乡试中,还是他俩是主考官,就是巡抚大人在乡试中说话都不如他们两个有用。
君不见,就算南京礼部其他的官员的官职比他们高,也是对两人笑脸相迎,不敢得罪半分。
程巡抚对着凌霄说道:“原来你就是凌霄,那肥料改革的法子竟然是你想出来的?想不到想出肥料改革法子的人竟如此年轻。”
程颂看见凌霄的那一刻是惊讶的,没想到想到这个法子的人竟然这么年轻,他一直以为会是一个年长的人,毕竟年龄大的人和土地打交道也多。
谢侍郎:“可不是,我初看凌编修的时候也吓了一跳,竟是如此年轻。”
周围其他人也在附和,凌霄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知道自己是提出肥料改革的人。
第210章 初任考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