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以谣制谣[2/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就在凌霄和胡啸天见面时候,琵琶女焦急托人给任安义带话,想要见他一面。
      人没有见到,但话带来了,“这京城的主考官,不日便会返京,就算进了应天府,也是几日的事情,这南京城不是他凌大人的天下,只要这几日忍了下来,好日子还在后头。”
      琵琶女这才放下心,第二日,一脸平静的进了应天府。有楼里的妈妈、身边的丫鬟,还有宴会当日的丫鬟作证。
      凌霄这边有戴大人的证词,还有几位同考官的。
      琵琶女被关在里面,外面却是满城风雨,对凌霄的批评声音接踵而来,对孙胜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凌霄给孙胜去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此次名次为你应得,受我拖累,深表遗憾,对于策问,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望以后有机会了,再来探讨,期待京城相见。”
      对于一个举人来讲,能过收到主考官的信这是莫大的荣幸,孙胜也是一样的。
      在收到凌霄信的时候,心中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是第一个有人这么肯定的告诉他,策问写的不错,也可以这样解决问题。
      原本回家的孙胜暂时留在了南京城内,开始参加众位举人举办的诗会、宴会,原本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开始和众位举人辩论,将自己的想法传输出去。
      孙胜功底扎实,只是原来的训导、教谕不认可他,导致他不自信,不愿意在人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有了凌霄的认可,在这些宴会上势如破竹、十分自信,很快便在举人中间有了影响力。
      实力便是最好的反击,认为他是作弊得来的人,纷纷对他投出赞赏的目光。
      孙胜的转变,凌霄并不知道。针对这些谣言,他也开始了反击。
      鹿鸣宴后的第三天,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多了十几名卖报郎。
      “《应天旬报》、《应天旬报》,想知道鹿鸣宴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快看《应天旬报》啦。”
      对,凌霄又干起了曾在济南干的事情。
      用真相去澄清谣言,人们往往并不相信,但往往用真假参半的新消息,去覆盖谣言反而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谣言才是谣言最大的杀手。
      那日,见了胡啸天,凌霄得知了琵琶女更加详细的信息,在原有的谣言上,来了一个故事新编。
      主考官、礼部官员、琵琶女三者之间的爱恨情仇,相信男女老少都喜欢看。
      琵琶女原和礼部官员有染,礼部官员是她的常客,只是年龄渐长,琵琶女想要礼部官员?他做妾,礼部官员犹犹豫豫,为此,琵琶女生了他好几天的气。
      礼部官员年龄大了,就喜欢这年轻貌美的女子,为了哄好琵琶女,带着她去参加了一场宴会,在宴会上,琵琶女被年轻主考官的谈吐、学识、长相给惊艳住了,便想要这个男人成为自己的裙下之臣。
      礼部官员嫉妒年轻的探花郎,不仅长的俊朗,而且年少有为,欲使计,乱这主考官的名声。
      这时正好有几个商人,家中的孩子要参加本年的乡试,给了礼部官员白银千两,想要他们漏题。
      礼部官员一合计,这不正好,让琵琶女去勾引主考官,事成之后,不仅能得到银两,还乱了主考官名声,可谓是一举多得。
      可惜,这位主考官,软硬不吃,对琵琶女的勾引置若罔闻,一心想要办好皇上交给他的差事。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不过这些都被主考官给化解了,最好琵琶女和礼部官员不仅没有拉主考官下马,反而自己进了大牢。
      可谓是大快人心。
      这个故事的情节,凌霄写的是跌宕起伏,有真有假,名字虽不是真名,但却能映射到现实生活。
      报纸一出,影响甚广,不日,凌霄便收到礼部的催促,两位主考官在这里呆的时间也够长了,是时候该返京了。
      应天府也很快将凌霄与琵琶女的事情澄清,琵琶女挨了四十大板,出来之后,便让人去找任安义了。
      不过就是《应天旬报》被查封了,不能够再卖了,凌霄将银子补偿给了胡啸天,多亏了他,这《应天旬报》才能出版。
      胡啸天一眼便相中了《应天旬报》,详细询问了凌霄在济南办报的情况,想着以后改个名字再办。

第219章 以谣制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