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参加过婚礼,凌谷和小牛两人便离京回家了。
凌霄的日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闲了约上煜熠、啸天到京畿附近转转,不过更多时间还是在翰林院度过。
他现在虽然官职不高,但是确有给经筵讲学的机会,面见圣上的次数多,这也要求他时刻准备着,不仅该有的学问要比别人学的深,在该创新的地方也能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
翻了年,南星也终于成亲了,是一个武官的女儿,对南星未来的仕途发展更好。
不过这户人家的女儿,南星也是满意的,尽管陈祖父他们想要找对家族发展有助力的,但首要前提还的是南星满意。
凌霄也从煜熠那里看到了各府关于县试考试的奏本,在数学推广过程中,由于精通算术的人较少,推广力度比较慢,个别县出的题,比较简单。
想要改革,任道重远,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一切工作都在按部就班的开展,凌霄和孙当家的合作也进展到了第二个阶段,那便是正式建立育种的基地。
孙当家以经营粮食为主,不仅卖粮食也卖种子,这几年,在各地的州县收罗了不少小麦、水稻种子,并分别在山东、河南、北直隶等三地购入了土地。
听说到哪里的种子好,便带着商队去哪里。
目前,他们收到各州县的种子大概六十多种,稍微有点差别的,孙大当家的也让人带回来了,主要以小麦种子为主,他们的育种主要在京畿附近。
除了找熟悉种植的农户外,找了一名秀才专注管理育种基地的事情,这位秀才是凌霄认识的工部的同僚推荐给他的,原先在工部手下做事,但不是有编制的那种。
秀才名齐满,年龄三十五岁,祖上是木匠出身,擅长做各样的农耕工具,对农作物十分熟悉,跟着工部走南闯北的做的几年工作,对各地的农作物情况很熟悉。
凌霄拿出包的种子,上面写着麦子的性状,比如“秆硬、籽粒大”等,随便说上几句,齐满看几眼种子,都便能知道这些种子是哪里产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说实在的,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能够有这样的见识非常不容易,凌霄当场便定下来他是育种基地的负责人。
不仅凌霄对齐满满意,齐满对这份工作也很满意。
自己就喜欢这地里的工作,不然也不会考了秀才,就不考了,凭着自己的手艺,在工部谋了一份差事。
凌霄这里薪酬给的丰厚,一年好几十两银子了,这比给工部做工划算多了,并且不限制人身自由,自己主要负责记录、监督种植,闲的时候还可以做做农耕具,这不是就是自己理想的工作。
齐满满心欢喜的上工了。
刚开始忙点,没事,以后就会好了。
种子进去了,没关系,我只用每天观察的生长情况就行了。
后来,彻底绷不住了。
一类种子的生长情况,都快给他们写出一本书来了,怪不得工钱给的这么高,要是不高估计没有人过来。
齐满找不到孙当家,便找凌霄哭诉,凌霄见到他的时候吓了一跳,整个人黑瘦黑瘦的。
齐满:“凌大人,咱当时可不是这样讲的,什么闲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什么只用看着他们将种子种下去就行了,现在情况可不是这样的。”
“我现在是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白天要看田地水稻的长势,晚上回来还的写记录。”
“这可不是一类,这可是二十多种。”
“我还要尝试你说的那什么杂交?你说说,我一天没有闲的时候啊,凌大人,不瞒你说,再这样下午,你们给多少银两,我怕是不能干了。”
凌霄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齐兄,这我确实是疏忽了,你看,这几日便配些人给你,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这好不容易找到的人才,齐满是听凌霄讲水稻杂交,能够举一反三,并且可以亲自试验的人,这样的人可不能让他走了。
齐满也不是真不想干,只是太忙了,并且他现在一心沉浸在水稻可以杂交,那其他作物是不是也可以杂交的好奇中,要是试验不出来,他心里真的会难受的。
齐满:“识字,能吃苦,知道怎么种庄稼的。”
凌霄连连点头,“齐兄,你再辛苦两天,这几日便将人给你送过去。”
凌霄联系了孙当家,找了四个人给齐满送了过去,都是识字的,不过是签了卖身契。
第224章 育种基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