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长沙边边角角啥都有,而且古墓最多,于是人们就开始靠山吃山,靠墓吃墓,全村人一起倒斗,那几年不知道多少人被饿死,就他们那个村,一个都没死,全把挖出来的东西跟洋人换粮食吃。
后来时间长了,这东西也有了一个文化的累积,到他爷爷那代已经有行规,而且有了门派之分,历史上盗墓的分南北两派,土夫子按习惯来分,南派主要是靠探土寻找古墓,民国后用洛阳铲,一口鼻子就能断定深浅朝代,现在很多小说里面都是动不动就写洛阳铲,当然,北派是不用洛阳铲的,他们精通对墓穴位置、结构的准确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寻龙点穴。
南北派是文人墨客分的大派系,本来跟江湖上的事也不搭噶,后来几经乱世,半路出家的人多了,才逐渐就把这些东西带到这一行里。
据说,南北两派自确立以来就纷争不断,南派说,北派不实在,花花肠子太多,盗个墓还搞那么多名堂进去,东西拿了就走呗,还要一扣二扣的,官僚主义。
南派规矩虽然不多,但却从来不忌讳死人。这就导致北派人骂南派是土狗,糟蹋文物,还炸毁墓,甚至连死人都拉出来卖,而南派骂北派伪君子,明明是个贼,还弄得自己跟啥似的。
他爷爷当时不识字,解放后进了扫盲班,那个时候他爷爷只会淘沙,学个字差点把他折腾死,也亏他有了些文化,才能把他的一些经历记录下来。
他奶奶是个文化人,是个大家闺秀,就是被他爷爷的这些故事吸引,最后,他爷爷入赘到了杭州,到这里安了家。
无邪的回忆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三叔,于是他跑到三叔家里把数码相机这些东西打印了出来,让三叔看,三叔看了一眼帛书,脸色突然一变。
无邪看到这个状况,急忙问:“江苏怎么啦?这东西是有什么蹊跷吗?”4
三叔皱了下眉头,说道:“叫你小子平时跟我多学点东西,你就是不听这东西,明眼人一看就看出来了,只是一张地图”。
无邪不信邪的再次看了一眼上面满是文字的帛书打印件,又看了看三叔的表情,还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难道三叔已经超脱到能从“字”里面看出“画”来的地步啦?平时怎么也没看出来这吃喝嫖赌的老不正经有什么仙根啊。
三叔一边数落,一边掏出老花眼镜又看这东西几眼,然后耐心的跟无邪解释了起来,无邪嘲笑三叔大字不识几个,哪来的这些本事?三叔反驳说,这个不是学来的,这个都是人生阅历。
第25章 拓本,古墓初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