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想起了住在大牢里的场景,有些想骂李世民的冲动,谁让你不经过跟我商量,直接开始这个计划的。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秦浩现在还没有被封官,就算被封官了,也打不过皇帝啊。
面露痛苦,十分无奈,只能实打实的说道:
“老爷,玄武门之变的核心,是当时还是秦王的陛下和前太子两方人马的较量。
结果是前太子输掉了一切,秦王赢得了一切。
然而秦王真的赢得了一切吗?
没有,他赢得了皇位,却输掉了他和太上皇的亲情,同时惹来弑兄逼父的骂名。
这个骂名会一直跟随着当今陛下,就算死了也照样会背负着。
甚至史书上,也会评价当今陛下为弑杀之人!
其实,我认为玄武门之变是一场陛下有预谋的政治自卫。
如果因为怕保住名声而让步,对于他自己而言不仅仅失去九五至尊之位,更会丢掉性命。
对于血战沙场的秦王府诸将也会遭受兔死狗烹的下场;更重要的是会因为前太子继位,而葬送大唐江山的未来。
所以,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我认为不是陛下,而是我们的太上皇,是太上皇那“立储以长不以贤”的想法害了他的三个儿子。
如果太上皇一早就立陛下为太子,以陛下在朝中以及军中的威望,李建成和李元吉能翻得起什么浪花来?”
李世民听闻秦浩的话沉默了,他没有想到秦浩将这件事看的这么透彻,甚至想到了他没有想到的方向。
太上皇李渊才是罪魁祸首,这事他根本没有想过。
秦浩说话的空隙,看到李世民和李君羡盯着自己,他知道,这不完全是李世民现在想听的,于是继续开口说道:
“老爷,玄武门之变中,李二陛下赢得了一切,输掉了名声,骨肉相残,染血玄武门,将会成为一件贻笑千古的丑事,李家的丑事,皇家的丑事。
我相信,像当今陛下这样这样一位贤明的君主,非常在意这样的恶名。
甚至现在,陛下立了大儿子为太子,恐怕就有平息这样骂名的想法。
当今陛下虽然册立了太子,但是最喜欢的却是魏王李泰,朝中大臣最支持的却是吴王李恪。
&nbs
第135章 玄武门之事的真正影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