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千块钱怎么样?”
      这赵晨还没有考虑清楚,张宪宗老先生依旧豪掷千金。
      但是有了之前两万块的珠玉在前,这五千块钱就显得没那么珍贵。
      “青铜器不比瓷器金贵,而且在市场上,青铜器也不受各路收藏家和老板待见。”然而张宪宗先生却没有这个自觉依旧我行我素觉得自己说的非常有理。
      赵晨嘴角抽搐了一下。
      “谁说青铜器不比瓷器金贵了?”
      “青铜器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他忍不住反驳,看着张宗宪老先生微微愣神的表情,心里暗笑。
      “不仅如此青铜器的形制、纹饰和铭文,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而且。”赵晨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放在托盘上的那只青铜爵。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铸造工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追求,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赵晨的叙述,张宗宪老先生的目光不自觉,放在了那只青铜爵身上。
      “你就看这只青铜爵,单看这只青铜爵,你能说出他是哪个朝代的吗?”赵晨谈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变得无比自信。
      下一秒他看见张老先生有点懵逼的摇摇头,术业有专攻,他倒是对各朝的瓷器如数家珍这青铜器估计得让李树德那老家伙来。
      虽然如此,但这也不妨碍他仔细听眼前这个后生说的。
      “它是商朝的。”赵晨指了指杯壁鄙的纹样:“最早期的青铜爵当属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礼器。”
      赵晨声音平和,缓缓道来:“它的表面没有任何的花纹装饰,形态较扁,下承三足。”
      “而商代的青铜爵形体较大,有涡纹、兽面纹,还出现了铭文。”他边说边指了指托盘上那只青铜爵上面镌刻的花纹。
      “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时期的青铜爵表面开始出现鸟纹,器壁越来越厚,腹部下垂。”
      “这不仅是青铜器的演变,更是文化的繁荣。”
      “所以不管是瓷器还是青铜器,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有的只有各花入各眼,在你眼中他只值五千块罢了。”
      张宗宪老先生活到这个岁数已然是德高望重,但他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能在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身上感受到羞愧。
      为他先前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基础还挺扎实。”这也是让他大开眼界的地方。
      这个年代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有些人能上完初中就已经不错了,但大家都想着学一些有用基础的工业知识,方便挣更多钱。
      像赵晨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还如此了解历史属实少见。
      他听在耳朵里却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而只是平淡的说道。
      “历史需要被宣传,文化需要被铭记。”
      谈话进行到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张宪宗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会在一个年轻人面前吃瘪,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是他先不尊重对

第36章 各花入各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