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地心族第五基地的机器人目前遥遥领先,一百公里的路程。按洛星的计算,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但火星表面可比地球现在的环境要恶劣很多,连所谓的平原,到处都是尖锐的碎石和沙,一旦刮起风暴,这些碎石就会像武器一样四处乱飞,如果没有十分完善的防备,对人类会造成致命的威胁。
机器人在前进规程中,有时不得不停下来清理影响车斗前进的石头。
在洛星看来,这里不像地球的沙漠地带,而是像山体滑坡后或被挖掘后留下不规则的碎石组成的一处平原地区。
如果下面是整块的岩石,那么这些碎石和沙砾应该是风暴刮来的产物。
这里的平原只是整个地貌相对平坦,应该也是地壳变化而形成的。
机器人因为带着车斗,加上路面的条件比较复杂,所以最后用了40多分钟才到达指定的挖掘地带。
这里已经有不少观众在等候了,十几台摄像机都对准了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机器人。
第五基地的机器人将所挖掘地带的图片已经传到了洛星的虚拟终端里。
“进入打孔取样阶段,测试当前岩石的硬度。”洛星对机器人发出了指令。
“根据钻孔的温度和压力显示,这里的岩石硬度十分小,还带有十分细小的孔,不排除因为长时间受到风化侵蚀引起的。”
“和人类登陆火星这么久以来,采取的岩石样品差不多。”
毕竟比赛最位重要,机器人检测岩石硬度也是为了更高效的挖掘,而不是搞地质测试。
这次也来了不少的地质学家,他们已经开始了对其它地方更深的岩石取样工作。
当第二具机器人赶到时,地心族第五基地的机器人已经将一车斗火星地表风化的岩石装满了向着飞船的方向返回的了。
这些机器人这个时候还是主要吃亏在通讯上面,当然不是3分钟和几秒钟的差距,而是这一百公里路程上因为地貌引起不间断的通讯差距。
路途上每一具机器人的路线都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裁判组在规划路线的时候,为了防止机器人借用别的机器人清理出来的道路,产生不公平,所以给每具机器人的地图都不一样。
洛星的机器人本来就有自适应的功能加上通讯技术的领先,因此这场比赛对于洛星来说也是十分轻松的。
观众们看到首先满载而归的机器人还是十分的激动,之前的不悦早已经化解。
“回来了,你看地心族第五基地的机器人它回来了,速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快。”
“我很佩服它自动清障的功能,一边跑还能一边清理那些较大的石头。”
“它能够快速带车斗避障甚至快速排障,对较为大型的障碍物它还可以自动开孔破除,相当于自己在修路了,比自动驾驶技术强太多倍了。”
“你有所不知,就是前去观摩的车,前期简单的清障都用了近十个小时,你看洛星的机器人才两个小时就满载而归,后面会更快,因为路已经被它第一次的时候给休整好了。”
“……”
机器人回到了飞船尾门的地方,准确按下了传输带的电源开关,将挖取的矿物材料倒了下去。
很快传输带将这些物料装进了飞船的仓库内,飞船上面显示的重量是11.5吨,比预测的重量要重1.5吨。
这个时候洛星就纳闷了,明明是风化了的岩石,而且当时检测硬度不大,怎么会比地球的岩石还重呢?这里面到底含有什么成分!
机器人继续执行第二次的挖掘装载任务,这次落星紧盯着屏幕,想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当洛星的机器人第二次来到挖掘现场的时候,他发现还有几具机器人都还没有到,看来是被地形的障碍物物给耽搁了。
洛星继续让机器人往深处挖掘,就像打洞那样,果然越往里面硬度就越大,为了减重,当初没有给车斗安装重量秤,所以里面的物质含量密度多少还难以估算。
假如按当前的重量来计算,那么可以推断出,以前人们所说的火星密度低的理论是占不住脚的,也就是说地心引力是真正存在,那么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当然不能用那么点物质就来否定万有引力定律,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证实。
洛星的机器人速度还是要比别的快很多,流畅性很强,几乎没有卡顿,当他的第二车已经挖完,第二具的机器人车斗里也才
第67章 比赛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