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章 正式探测火星[1/2页]

蓝色火星计划 稻草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郭嘉还以为洛星不愿意帮忙,当时就心沉谷底,当他把但是后的话说完,心情一下就变好了起来。
      给他们的感觉如同过山车一般。
      洛星说的那位助理就是田爱国,现在田爱国在火星上负责管理,职务虽然还是洛星的助理,但是权利可不小,他现在可是身兼多职。
      小辣陪在他身边更是让他精力充沛。
      洛星将逐日族的现状分析给田爱国说完之后,田爱国就给洛星打保票,保证完成好任务。
      洛星反复交待几句重要的事后,又开始忙碌起自己的工作来。
      这段时间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洛星放佛看到了蓝色火星**成功就在眼前。
      “洛会长,对阿尔西亚山的火山口3478米以下发现岩浆,当前温度在1308摄氏度。”
      “洛会长,奥林帕斯山火山口5788米处发现岩浆,温度1288摄氏度。”
      “帕蒙尼斯山火山口之下12780米处发现岩浆,温度……。”
      “洛会长……。”
      地质学家对火星上的四大著名火山都进行了打孔勘探,得到的消息令洛星振奋,至少证明了火星内部有可勘探的希望。
      一号新型机器人的安装调试在地球已经完成,洛星亲自带着机器人赶往火星进行跟通讯设备和驱动的的总装总调工作。
      第一具新型火星探测机器人的准备工作总算结束,很快就可以用于火星的岩浆中进行试验。
      火星试验基地。
      在机器人预留的空间位置安装好通讯设备后,在现场进行了密封,高温测试后,洛星等人就马不停蹄的赶往阿尔西亚山的火山口。
      阿尔西亚山位在塔尔西斯高原,北边是帕弗尼斯山,南方是艾斯克雷尔斯山,而全太阳系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就在他的西北边。阿尔西亚山的宽度约270英里,高度约12英里,有的直径72英里的破火山口,山顶的气压有107帕斯卡。
      选择这里作为新型探测机器人的探测点,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离火星旅游基地的距离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有时间处理和解决;二是这处火山口虽然直径有110多公里,深度有一公里,但是往下3千多米就有岩浆;三是,阿尔西亚山的是火星最大的,当初认为底下岩浆库耗尽、失去支撑下陷而成,并形成周围的断层,但是如今看来,岩浆并没有耗尽,很有可能通过此地,通往火星的外核和内核。山坡的东北东、西南西侧可见复杂的下陷构造,而同方向亦可见大量堆积的熔岩。说明当初这有可能是火星的一道巨大的创口。
      洛星把探测任务分位三步。
      第一步:探测火星的内部结构,这么久以来,所谓的外核、内核,甚至星核都是人类的一种推测,所以对火星内部结构的真实掌握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步:在第一步机器人能够实现进入岩浆内几千米甚至上万米可以正常通讯,正常采集数据后,开始对地幔的探测。洛星认为地幔或许就是星球的静脉,需要进行疏通,否则就会堵塞,引起火山再次喷发。
      第三步:也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的,采集火星各处岩浆的成分,以便对火星内部补充必要的元素,称为能量也可以。
      火星的内部压力也很大,在探测岩浆时,岩浆仍然会顺者钻井台的缝隙溅出来。
      现在部分钻头也取了出来,表面上还粘有冷却后凝固的岩浆,在第四节和第五节之间有一特殊箱体,用于装载机器人。
      钻井平台开始启动,为了安全起见,操纵者都是机器人,其余的研究学者都在飞船上通过视频观看这处探测的过程。
      几千米的深度,虽然之前就已经打通了,但是岩浆冷却之后凝固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用了半个多小时,机器人才到达火山口的岩浆之处。
      操纵人员控制着新型探测机器人离开舱体进入了岩浆,然后舱体闭合由单项阀门排出了进入舱体内进入的岩浆。
      “现在岩浆温度1308摄氏度,跟之前所测试的温度想等。”温度检测员汇报。
      “新一号,开始下潜。”操纵人员发出指令。
      新型探测机器人被取名为新一号。
      “新一号收到指令开始下潜。”操纵人员回复指令。
      “10米……50米……100米……。”
      科研学者们都紧张的看着新一号传出的数据。
      由于岩浆温度高,机器人的发电系统里面就含有高温转换电量系统。
      可以使机器人能够长期在岩浆里进行探测工作。
      “新一号下潜到3500处温度开始变化,岩浆的温度现在是1355度。”温度检测员报告着当前的温度数据。
      “通讯正常。”通讯员汇报。
      “利用地质测试仪检测新一号周边的地质特性。”洛星道。
      “明白!开启地质测试仪。”地质检测员开启地质测试后汇报道。
      “当前仪器显示,地下一千米仍然处于液态状,周围一千米也为液态状,顶端有固态物质。”地质检测员汇报。
      “注意观察新一号的情况,有任何变化及时汇报。”洛星盯着屏幕叮嘱道。
      “是的,会长!”
      “明白!”
      “……。”
      新一号继续下潜,它不停的反馈采集到的信息。
      果然越往火星地心方向**,温度就越高,而且粘稠度还在减小,不过压力在增大。
      新一号的驱动原理使用的是泥鳅尾巴摆动的原理,这种原理的缺陷就是对外面的绝缘体有所损伤,毕竟泥鳅属于生物,它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可以再生,但是机器人却不可能。
      这就是人工所存在的缺陷,需要人类不停的完善。
      在摩擦中,生物细胞是可以平衡这种问题,可以再生的,但是固态的非生命物体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使用寿命的问题。
      当前这个问题还不明显,时间长了就慢慢体现出来了。
      火星的直径是6779公里,如果要进入可能存在的内核中心,那么就需要前行3389.5公里。
      这是一段漫长的过程,不像在真空中的飞船,没有阻力,它比潜水的速度更慢,阻力更大。
      当前,新一号的速度是为每小时约50公里,按照这样的速度,如果一路畅通无阻,那么至少要6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火星的中心部位。
      火星的探测**正在进入第一步探测阶段,而逐日族的战火早已点燃。
      首相以为吃定乔德了,三方的将军都是他的人,而且还有负责科技口的林海协助,要击败乔德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
      林海也得意忘形,乔德果然被他给逼反了,这样一来,民众对他的矛盾自然就转移了。
      乔德、郭嘉、岳阳等人要求首相辞职,首相的几大罪很快就列举了出来。
      首相、王室这边也不示弱,也给乔德、郭嘉等人叩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
      双方很快发展到武装冲突。
      首相立即让其余三位将军进攻乔德。
      可是乔德这边丝毫不惧。
      首先是空战。
      三方派遣了大量的无人机,轰炸机向乔德的军事目标发起攻击。
      可是他们发现无论派多少飞机去,结局都一样,就是有去无回。
      制空权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自己反而就成了靶子。
      乔德也派遣飞机分别去轰炸三军的军事目标,比如他们的眼睛—雷达,还有他们的放空系统。
      短短几日,三军损伤严重,连雷达都静默起来,不敢开机,一开机就被摧毁。
      首相主持的电话会议很快开始。
      “首相大人!不知道乔德到哪里去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我们三军联手都无关得到制空权。”
      说话的是西部战区的司令,韦德将军。
      

第103章 正式探测火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