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章 博弈[1/2页]

变态解构师 伯百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女人坐在了沙发上。
      和上一个病人苏言言不一样,苏言言每次在沙发上坐,都会自动移到最边缘,蜷缩起来,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胆怯和想要隐藏自己的不自信,而这个女人,却直接坐在了沙发的正中央,不偏不倚,正正中间。
      在没有任何指引的情况下,她选了这样一个位置,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她潜意识里的自我认知,她觉得,在这里,她才是“主人”,所以,她要坐在最中间的位置,而且,还要展开双臂,占据足够多的空间。
      空间感,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外在展示,十分具有代表性。
      自信的人,无形中会占据更多的空间,挤压别人的空间,而不自信的人,则无形中会蜷缩空间,让别人去挤压她。
      女人背靠沙发,展开双臂,扶在沙发上,在她的右侧,放着一个造型古怪的银色手提包,紧贴着她的大腿。女人自然地盘起腿来,将一只脚高高翘起,塑料凉鞋的尖头指向上空,像是要戳破什么东西一样。
      女人的选位、坐姿、肢体语言,都充分表明她对这个陌生房间没有任何的胆怯。
      这里,就仿似是她的后花园一样。
      “非常强的自信。”袁意心想。
      当然,除了自信这种解释外,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不在乎。
      有些人,破罐子破摔,对什么都蛮不在乎,也会出现这样的“盲目自信”。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表明女人此时的心理状态是放松的,是有一定控制欲和占有欲的。
      心理诊疗和生理诊疗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生理诊疗是对病不对人,讲究对症下药,而心理诊疗,则既要对症,也要对人,甚至有时候,对人比对症更重要。
      袁意大致揣摩出了女人的心理状态,也知道她想要什么样的感受。
      有时,袁意会顺着病人的感受来,有时,则会逆着。一味地顺,或一味地逆,都不可取。总之,不管是顺还是逆,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和病人建立信任关系,让病人觉得你能行,且愿意主动和你倾吐心声。
      想让一个人说出内心的秘密,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袁意坐在了扶手椅上。
      当他坐在扶手椅上的时候,也就代表着他的身份已经变了,不管对面坐着的人是美、是丑、是凶、是恶,全都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他的病人。
      “喝点什么吗?”袁意开口问,同时打开了记事本。
      这个记事本是全新的。袁意会为每一个病人准备一个专属记事本。
      “酒,有吗?”女人看着袁意,嘴角略微上扬。
      “暂时没有,如果下次你需要,我可以给你准备一些。”袁意说。
      “下次?我觉得没有下次了。你信不信?”女人轻哼一声,面露不屑。
      袁意没读懂女人话里的意思。
      不过,他觉得女人话里有话。
      袁意迅速思索起来:女人专程来诊所,坐在这里接受治疗,但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否定治疗,这有点违背常理,就好像她已经提前知道,这次诊疗完,她肯定不会来了一样,既然如此,她为何还坐在这,岂不是浪费时间,多此一举吗?
      袁意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完了之后,又立马换到女人的角度上去思考了一番,得出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次诊疗结束后,袁意会主动不让女人来。
      一种是女人主动不来,另一种是女人想来,但袁意不让来。
      难道,女人说的是第二种?
   &nb

第三十章 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