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返校园[2/2页]

变态解构师 伯百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趣的讲师和话题,他会认真听讲,并主动坐前面几排,比如他大二时候听过一个解梦师前来讲座,让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认识,那次他就是坐在第一排,并且还和那名解梦师进行了互动。
      樊道明带着袁意径直来到了第一排,坐在了过道口处,方便袁意上场。
      在第一排中,还有另外三人,一个女的,两个男的,年纪都比较大了,至少在五十岁以上。
      坐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老师,其中应该有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之类的人物,他们全都坐在了第二排,他们的到来让会场安静了许多,看来学生们还是更忌惮他们一些。
      两点十分,距离讲座预定的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钟。
      樊道明站起身,扭头扫了一眼后面,学生比刚才的人数稍有增多,但还是集中在后方区域,前面几排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
      樊道明扫视后方,那只独眼中射出一道威严的目光,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那些闹哄哄交头接耳的学生们在樊道明的注视下,纷纷停止了说话。
      樊道明扭过头去,朝最边上一名戴着眼镜的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点了点头,那名男子也朝樊道明点了点头,以示回敬,然后拿着记事本,走上了讲台。
      至此,这场以心理学为核心,细分行为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变态心理学四个分支的讲座便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上台的男子是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讲的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太多深奥的道理。
      当然了,行为心理学本身也比较容易理解,其核心点,无非就是行为至上,重点关注患者的行为本身,而不关注患者的意识,主张从行为上入手诊疗,跳出患者的病因和背后的真相,根据刺激推知反应,再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最著名的基础理论是巴普洛夫条件作用。
      但是,男子显然是因为年纪比较大了,和年轻人们,尤其是这帮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们,有着明显的代沟,说的话都切入不到他们的心坎上,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理论内容,和课堂上老师讲的教材书没什么太大区别,根本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因此种种,第一场讲座的效果比较差。
      学生们听的毫无兴趣,男子讲的也是意兴阑珊。
      当男子提出了一个互动话题,却发现没有人响应之后,他明显有些尴尬,只能自问自答,最后草草收场,原本四十分钟的第一场讲座,只讲了半个小时便提前结束了。
      当男子下台时,同学们却纷纷爆发出了掌声。
      怎么听,都感觉这掌声中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
      男子听见这阵掌声后,不由老脸一红,弯腰低头,匆匆坐回到了位置上。
      樊道明对于男子的讲座显然不满意,眉头紧皱,双手抱胸,在袁意耳边低声道:“十分钟之后,你上。尽量说点有意思的,也可以说点自己的心理历程和成长经历等等。”
      袁意点了点头道:“我明白的。”
      十分钟后,出去上厕所和活动的学生们相继回来,现在的人数比最开始的时候少了一些,显然,第一场的讲座没有取得好的效果,让一些人失去了兴趣,悄悄溜走了。
      袁意走上了讲台。
      他将记事本放在台子上,却没有翻开。
      轻敲了两下桌面,扫视台下,他的目光平静而温和,不像樊道明那么威严,但这种温和也是具有力量的,具有一种引导和同化的力量。
      当有学生望向袁意的时候,袁意毫不回避地和其进行目光接触。
      他将台下的学生环视了一圈,那些学生们似是被袁意吸引了,纷纷抬起头来,望向台上的袁意。
      袁意还一句话都没说呢,光是往台上站了站,敲了敲,看了看,便让学生们的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
      当然,也是因为袁意十分年轻,长相也很帅气的原因,他的目光澄澈,神态自然,光是形象方面,就胜出刚才那名中年男子太多。
      而且,一般来说,来讲座的都是一些年纪偏大的人,像袁意这么年轻的,比较少见。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抬头望向袁意,想要看看这个年轻男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到底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见众人纷纷望向自己之后,袁意才轻咳一声,说道:“学生们,你们在生活当中,见过真正的变态吗?”

第六十一章 返校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