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食出奇观 青白二蛇现[1/2页]
带着商城回三国
十一年不知言
光和元年(178年)二月二日,涿郡涿县。
卢府内宅中,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正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床沿坐着一鹤发老头,一边抚须思考,一边正给少年把着脉。
而在老头的下首,一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正焦急的注视着床上的少年。
时间就在鹤发老头的反复抚须动作中,悄悄的流逝了。与之一起耗尽的,便是中年男子的耐心。
见费尽周折请来的医师许久不做声,便忍不住问道:
“医师,敢问我家大公子身体怎么样?可有大碍?”
闻听此言,鹤发医师也将少年的手臂放下,一边整理医奁,一边回应道。
“还好。此乃惊厥之症,又加之受了风寒,才会一直昏迷不醒。待我行针片刻,加之汤药温服,想必不日便能痊愈。”
说着,便拿出一套针具,向着少年的脸就扎去。动作之快,手法之娴熟。可堪一绝。
“如此便好,倘若公子有所损伤,我该如何向老爷、夫人交代啊!今日得蒙华医师救命之恩,卢家感激不尽。待来日,禀明家主后,必定厚谢。”
中年男子听到医师的答复后,便重重的松了口气。想来,少年的受伤昏迷确实给他带去了不小的麻烦和压力。
“老丈严重了,救死扶伤本是我等杏林之人的本分,莫要言谢。”
待行针结束后,华医师便又开始书写着温服药方。
……
就在俩人对话之际,一道肉眼难见的青光正从窗外激射而来,直奔少年百会。青光自百会而入,便在少年体内肆意流窜起来。先是通任督,接着走八脉,不多时便打通了周身百脉,然后便开始自主的运行起大小周天。
床上躺着的少年,随着青光的流淌,神情也变得丰富了起来。时而紧皱双眉,时而松快舒服。脸庞时而发青,时而又变得通红,好不怪异。
又过了许久,一切便归于了平静。房间里的医师和中年管家,也已经出去了。只留下一个和少年同龄的童仆,在房间里支应、照顾着。
“咳,咳…水…”
躺着的少年,不知何时醒转过来了。只见他迷瞪着双眼,撑着床板,向房间里的童仆要着水。许是躺了太久,说话都变得不灵便,嗓音沙沙的。
闻听公子的呼唤,小童连忙提起桌上的水壶,拿着个大碗,将水送到少年面前。
在小童的伺候下,少年仰头连干了三大碗,方才罢休。
“嗝…”
少年舒服的打了个饱嗝,伸展了下双臂,在童仆的搀扶下从床上起来了。
“公子,您没事了吧?可是吓死我了。您从昨晚一直昏迷到现在,足足躺了十个时辰呢。”
眼瞅着自家公子情况好转,似是正常人一般,小童长吁一口气,欣喜的说道。
“这是哪里呀?你又是谁?我怎么会昏睡这么久的呢?”
少年没回童仆的问话,自顾自的打量着周边的环境,然后慌不迭的问着。
“公子,您怎么了?这是咱家呀,涿郡涿县卢府老宅,我是您的书童卢平呢。”
小童卢平赶忙回答道,神情焦急,似是诧异自家公子怎么会问出这等问题。
“涿郡?卢家?”少年满脸疑惑,暗自思忖着。
看着这满屋古色古香的家具,低矮的案几,颇具汉朝风格。
蓦然,少年心中一阵慌乱,他想到了一种可能。
还未待深究,一阵疼痛却是先行袭来,似针锥重重地扎在了少年的脑海里。
顿时,少年的脸色便变得惨白,浑身忍不住颤抖。幸好卢平一直关注着自家公子,见其摇摇欲坠,连忙上前扶住。待将公子扶上床,又是一个抽身向外奔去,想来是准备唤人前来帮忙。
而此时的少年,正痛苦的接受着来自灵魂深处的记忆传承。
第一章 日食出奇观 青白二蛇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