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 卢林举孝廉 左丰招学子[2/2页]

带着商城回三国 十一年不知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的仁义、忠诚、孝顺。”
      昨日闻听公孙续回禀后,公孙瓒便立马前去郡守府为卢林谋划一番。
      侯郡守老成深算,便假借送酒给城中耆老之名,暗地里游说众人为其背书。本身大族不多,只要前面几家的族老点头,便大事议定。
      随着侯郡守、公孙县令相继发言,厅中其他几家的代表,便也不再沉默一起夸赞、劝慰着。
      要不说这些人有点惊讶,但也不是很意外呢。这些人昨日就得到过信息的,只是惊讶此事还未落定,就被侯郡守给说出来了。
      毕竟郡国察举推荐,但最后拍板的得是朝廷,最低也得是刺史府。
      卢林见状,也是不再多加推辞,只是向着四方各自鞠躬行礼。除主位的侯郡守外,四方众人无不正坐还礼。
      至于外间之人,虽说厅里很多话都听不清,但是见着前面的人拱手还礼,后面的人也是机械般的跟着一起。
      一番礼仪后,卢林方才又回到席子上,和激动不已的张飞喝酒叙话。
      场中气氛一时间倒也变得热烈起来,众人皆是频频举杯,相互致敬。当然,有一人除外,黄门左丰此时美酒也不喝了,正闭目沉思。
      良久以后,方才睁开双眼,又向着侯太守说道:“本官此次前来涿郡,一是为陛下传旨于公孙大人,二乃是为鸿都门学简拔学子。”
      侯郡守闻言紧皱眉头,不知道左丰这番话乃是什么意思,于是便冷眼旁观,不曾搭话。
      左丰见没人接话,也不多做他想,继续说道:“出宫时,陛下曾告诫于卑下,说幽燕弟子多奇骏,想来愿意入京赴学、效忠国家的人想必很多。张侯爷也是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多选些世家子入鸿都门学,待学业有成时,好委以重任。”
      堂上众人闻言,皆是紧皱双眉。
      鸿都门学,虽说是当今天子设立,但这玩意儿真正的掌门人却是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集团啊。从这里出来虽说能得到高位,但会失去名声,打上宦官集团的标志,未来恐怕就会没有发展空间了。搞不好,就得被家族除名。汉代为官者首先就得重名声,然后就是门第。
      卢林也是皱着眉头,看着左丰,思考着这时候他说这话是何道理。
      未几,卢林便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想到:“这厮该不会是在打自己的注意吧?他怎么敢想的,自己根正苗红的儒门中人,又兼习治经。就这份履历,妥妥的和鸿都门学乃是生死对头啊!”
      卢林睁着硕大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左丰,好似要看出个否定的答案。
      左丰心有所感,向着卢林所在的位置看去。见他正盯着自己,于是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笑容暧昧,颇具深意,卢林被吓得打了个激灵。
      这一番小动作下来,卢林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八成就是在打自己的注意。
      可自己想不通的就是,他为了个啥?真的看重自己的才学?还是想借挖走自己打击大儒卢植?亦或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说自己有什么才学,这就是扯淡了。卢林自认天赋卓异,但毕竟还小,需要时间成长。所以,这绝对不会是左丰的目的。
      打击大儒卢植?这倒是有可能,毕竟卢林乃是他目前唯一的孩子。而卢植又是现今士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打击他一定程度上也能打压住士林舆论风气。论实力,宦官不惧怕;论舆论评价,那可是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了。
      但这个原因也稍微有点站不住,毕竟不出意外自己的二弟就快要降临了。自己但凡敢去鸿都门学,以卢植耿介、忠正的脾气,就敢把大号废了练小号。
      那还能有什么原因呢?不会是见自己帅,看上自己了吧?额,似乎也不能,左丰在外见官大三级,回了都城皇宫也就是个小小黄门,低贱小宦官。
      一瞬间的头脑风暴,也没能给卢林带来个结果。但好在让卢林清晰的明白一件事,于公于私,鸿都门学绝对是不能去的。自己还是得走经学入仕之途,最差得去太学,不然以后没人和自己一起玩的。
      当然以目前的情况看,自己也不用去太学的,若是有机会,举孝廉后可以在涿郡补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就在卢林疯狂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侯郡守也在深思着该怎么应对左丰。
      原本对于鸿都门学,天下各个世家都达成了默契的。多举荐寒门之人,辅以家族中旁系、不重要的子弟。
      当然,也有个别意图幸进之人,这不在考虑范围内。
      【作者题外话】:1、白日谋生活,晚上敲键盘。能保证每日更新,一般6000+,两更都在晚上。时间不定,偶尔来不及,望见谅。
      2、此书分7部分:启航屯粮+黄巾之乱+诸侯讨董+群雄逐鹿+天下一统+明富国强+远征化外。前期慢节奏,中期热血文,后期爽文。
      3、感谢为数不多的读者。

第十九章 卢林举孝廉 左丰招学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