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北地大户素封君 卢苏合作售美…[1/2页]

带着商城回三国 十一年不知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卢林将苏三邀请至中庭正厅,依主客入座。
      严武带着师师和绾绾,前去安置马牛,卢平则是去后院烹煮茶水。故而,陪座者,只有忠叔一人。
      “苏素封,可方便透露下接下来的行程啊?”卢林面带善意,直言问道。
      素封,指的是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之人,乃是商人的雅称。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
      “公子过誉了,‘素封一称,实在是愧不敢当。小字‘仲荣,若蒙不弃,愿请以字相称。”苏三起身恭敬的说道。
      汉朝,一般不叫别人名字,相熟之人,多以字号相称。
      见苏三此番模样,卢林也是起身回礼,表示明白。
      见此情景,苏三也是安坐席上,语态恭敬的说道:“鄙人原本定下的行商路径,乃是自北地出发,经过河西、太原、中山国到涿郡。然后再从涿县出发,沿着黄河,经过河间、渤海延津、蒲州之地重回故土。”
      闻听苏三此话,卢林不免有些讶异、感叹。
      这一圈下来,可算是将并州、幽州、冀州、兖州、和司隶校尉部的几个大郡,都给走遍了呀。
      试问,天下有几人,有此胆魄和实力,绕着太行山脉转上一圈的。
      “仲荣兄,好大的气魄。先前兄长自谦,我还当真了。如此一看,北地郡苏家,想来不是一般的家族吧。”卢林赞叹不已,迷瞪着眼睛,满怀笑意的说道。
      苏三不答,只是羞赧的笑了笑,冲着卢林拱了拱手,表示歉意。
      许是想到了什么,苏三又开口说道:“非是我贪慕金银之物,实在是为生计所迫啊。近几年来,北地郡因受天灾人祸,物产日益贫匮。苏家一门,上有老人奉养,下有孩童抚育,其下更有诸多投献求活的黔首百姓。”
      说完后,苏三还一脸的惆怅和烦闷,生活的重担似是压得他有些疲惫。
      “公子,可能不知。别看经我手而贩出的货品较多,其实利润也就一般。每次在上一个州郡里补充物质,就像是在赌博。实在是没人知道,这些东西去到下个郡县里,是否能够变卖成钱,或是换成其他物品。”苏三用着格外低沉的声音说道,一边说还一边用眼底余光,打量着卢林的神态表情。
      卢林自然仍旧是一脸的八卦像,双眼圆瞪,似是有崇拜的小星星乱跳。
      与卢林外在的表现不同,其实他内心正在喋喋不休的吐槽着苏三呢。
      “当真是无奸不商,缘以为此人二十出头的样子,年纪轻轻的,想必心眼、城府没那么深。却是,没料到,这人一句话五分真五分假。”
      倒不是,卢林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实在是,苏三的话有很大的漏洞的。
      汉朝的商人,地位算不上高,但也说不上低。比起后世的几个封建王朝,不知道好了几个层级。
      货品交易、买卖,几乎是不交税收的,所以说几乎算得上是暴利了。当然,货主是要承受风险的,比如商品损毁、山贼劫持等。但相对来说,绝不会有苏三说的那般凄苦。
      再说,像苏三这种大型的游商,想必早就趟出了一道特有的路子了。至于在什么地方,补充什么商品,多数都是有前人留下的经验册子的。
      在商言商,些许夸大,卢林其实是接受的,只是心底里嘀咕两声而已。
      见卢林不回应,苏三也不觉得尴尬,反而是调笑着说道:“这次从河西得了一匹良马,若非遇到公子,实在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出手。若再捂上个几天,我等恐怕得沿街乞讨了。苏某在此,谢过卢府恩情。”
      这话苏三倒是没说错,河西水草丰盛,素来就是天然的马场。汉武帝时期,就曾经赞叹过:神马当从西北来。
      马的品质越高,其饲养的成本自然也是越高的。尤其是春东两季,水草不丰,主要得喂饲料,诸如黄豆等。
      苏三这种商人,追求的大量短期利润,少量长远利益。是以,这马儿再在他手上几天,说不定真的会亏本。
      总之,牛羊马这类活物,越早出手,获利就会越多。
      “仲荣兄言重了,这本就是互惠互利,两全其美之事。忠叔,这一批马牛的钱款,可结清了?”
      卢林不以为意的宽慰了一声,然后又向一直坐在席上,未发一言的忠叔问道。
      “回公子的话,32匹战马,3匹马驹,21头耕牛,一共得需需要287万钱,折合为金子的话是9斤。目前,这笔款项暂时还没支付的,就等马牛安置好再和苏素封就算。”忠叔立马拱手汇报道。
      汉朝物品多以五铢半两钱结算,但是卢家存量不多,故而打算用足金支付。金子的支付能力还是很强大的,远非铜钱可以比拟。
      “忠叔,你去取十斤金珠来吧。”卢林沉吟了一会儿,向忠叔吩咐道。
    

第四十八章 北地大户素封君 卢苏合作售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