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沙河早市[1/2页]

人生重启二十年 寸草不生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顾宪坤不到四点钟就起来了。
      昨晚他回来的时候,特意在前台问过沙河早市什么时候开门,一般情况下早上四五点钟就开门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关门,对于那些到点后没关门的,要么没什么东西好卖,要么就是,那货你懂得。
      顾宪坤把钱放进腰包里,把腰包扣在腰上,把衬衣的下摆从牛仔裤里拉出来,遮住了腰包,便打开房门走了下去。
      顾宪坤走出文化招待所的大门,外面天还是一片漆黑,这个时间点,所有的公交车都还没开始运营,他在门口站了一会,正好有一辆出租车过来,顾宪坤摆手拦车,上车后还没开口,出租车司机就问,“去沙河的?”
      顾宪坤说“对,师傅,去沙河早市。”他心想,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沙河?
      不过他马上醒悟过来,自己拿着拉车,腰里还鼓鼓囊囊的,是个人都知道你是去进货的,这出租车司机每天的这个时间,在哪家旅馆门口接到这样装扮的人,大概都是去沙河的。
      沙河不仅在广州当地人中间名气很大,就是在全国,也是大名鼎鼎,只要是做服装的,就没有不知道沙河的,有着“服装看沙河,沙河一涨全国涨”的说法。
      每天,这里有六七百万件服装流向全国各地,如果用服装的价格计算,可以说这里每一分钟,就会诞生一个百万富翁,“万元户”在这里早不稀奇了,街上拉车运货的,一年的收入起码也是几个“万元户”,而当时全国的职工年平均收入只有两千多。
      在这里拉一年的车,扛一年的包,在那个时代可以抵一个大学教授几十年的收入,何止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天天背书包的,也比不过这里天天扛大包的。
      司机把车开到了沙河大道,停了下来,顾宪坤给完钱,下了车,发现这里早就是灯火一片,七八百米长的沙河大道,变成了一片灯的海洋,人的海洋,更主要的,是服装的海洋,这就是广州沙河的早市。
      沙河的早市从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基本以卖女装为主,到六点钟,沙河大道和濂泉路两边的店铺和市场开门,这里慢慢开始收摊,到七点钟,所有的摊位就从沙河大道完全消失,让位给沿街店铺和批发市场的接力。
      沙河的早市,形成已经有几年了,而它的出现,起源于一起偶然的交通事故。
      那年的那天,有一辆装满衣服的送货货车,装了几个档口的货,在给批发市场送货的时候,开到沙河大道侧翻了,车上的货物洒落一地,司机无奈,只能通知那些还等候在市场门口的货主们,马上来现场处理。
      货主们到了现场,也是束手无策,当时是凌晨三、四点钟,连拉车打包扛包的搬运工都找不到,他们没车也没人,批发市场还没到营业时间,也不允许把货物搬进档口。
    &nbs

第七章沙河早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