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顾宪坤前世自己就是给人打工,体会过当工人的感受,他觉得工人们每天很辛苦,他给食堂的要求是,每餐都必须有荤菜,不是排骨就是红烧肉红烧鱼,或者是炖鸡腿,这些,在其他厂,一年也吃不上两回。
“厂里有很多工人的亲戚和老乡都想过来,我们这新车间搞起来,一天人就满了。”赵志勇和顾宪坤说。
顾宪坤说“好,那我们马上就开始干。”
一连几天,白天都很忙,等到顾宪坤回到厂里或家里时,天早已黑了,好在厂里现在基本不用他操心,不管是生产还是那个新车间的改建,包括去买缝纫机,赵志勇和老郝两个都办完了。
在秋季最后一场雨的落幕后,盛京的天气逐渐开始变冷,一阵阵寒风刺骨的风刮过,大地上的余温也被这阵风吹散,十一月已然来临。
四周的围墙已经都砌起来了,对于顾宪坤的规划,众人也都知晓了,这一天,老郝按耐不住,和顾宪坤说“这个我能干,也不用找什么施工队了,我们自己招几个人,成立一个施工队,自己来干,这点活,我全部都懂。”
顾宪坤知道老郝原来是做过包工头的,就是带着一批人到处承揽工程,再说,他们这个工程,本来就不是什么正规的工程,一点点地啃下来,招点人,每天在工地忙碌,反正也不赶时间,干完了这边干那边,他们的时间和进度,可以配合工厂的时间。
而且,自己做的话,最重要的是资金问题,资金宽裕的时候就多干一些,资金紧张的时候,就少干一些,最起码不会被人跟在屁股后面催要工程款。
顾宪坤答应了以后,老郝就开始去劳务市场招兵买马。
于是他们厂里,就出现了这么一批人,他们好像什么事情都干,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包发货,面料来的时候就帮助搬面料,机器来的时候就去抬机器,反正厂里有什么重活,都是他们干,干完这些,又去挖地基。
他们增加了一辆三轮车,每天往厂里拉建筑材料,还增加了一台二手的混凝土搅拌机,每天也是咕咚咕咚转着,其他的事情都干完以后,他们就去工地上忙,顾宪坤看着厂房的地基,每天一点点地长出来。
有了这个万能的施工队,让顾宪坤感到最方便的是,好像什么活都有人干了,不需要再去外面找人,这样一算,还有很多的钱省了下来,再算算他们房子的造价,低到了让顾宪坤自己也吃一惊。
接下来顾宪坤开始准备,把春装的面料确定下来,几个样衣工,现在已经没有冬装可打,就等着打春装。
还有就是,徐秀筠打电话说她妈妈和姐姐要和他一起来盛京一趟,需要顾宪坤去接站。
盛京火车站东广场,顾宪坤在茫茫人海中,终于发现了那个让他每天都忘不掉的身影“这里。”
徐秀筠啊的一声,向顾宪坤跑来,快要到面前时,跳向顾宪坤。
顾宪坤笑着接住徐秀筠,紧紧的搂着徐秀筠,带着她转圈圈。
第三十九章施工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