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前的农村是没有超市的,除了镇上定时会有一些集市,人们需要的针头线脑,发卡梳子,洗衣粉镜子这些个小玩意儿,都是通过那种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手里买来或换来的。
      卖货郎通常都是肩上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各自挑着一个特制的木箱子,木箱子一般分为三层,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像女人用的顶针、扣子、彩线,擦脸用的雪花膏。
      扁担的另一头则摆着香烟、小孩玩的玻璃球、皮球、塑料小手枪等等。
      卖货郎吆喝的不多,多是拿着一个木制的拨浪鼓,手腕轻摇,左右一转,波啷啷的声音就会四处传散开来。
      然后这声音就像吸铁石一样把大街小巷里的小孩子和小媳妇们吸引了出来。
      齐根生也学着卖货郎的样子,肩膀上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两端各挑着一个盛满了小玩意的木箱子摇起了拨浪鼓。
      他是从村东头开始出发的,一边摇一边还喊:“丝线,好看的丝线。芝麻糖,好吃的芝麻糖。”
      齐根生走到第一家的时候,见门是开着的,他小心翼翼的往里面探了探头,发现没有人出来,于是只好接着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又换了吆喝声:“一块钱也不敢花,你肯定当不了企业家,当不了家,做不了住,你只能给人家当保姆。”
      拨浪鼓声和有趣的吆喝声传进了各家各院,不一会儿齐根生的屁股后面就跟着了一大群小孩儿,有大一点儿的,也有小一点儿的。
      “喂,你这针线怎么卖呀?”
      一个小媳妇儿拉着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儿走过来问。
      见有人询问,齐根生连忙停住了脚步,放稳扁担,笑着答话说:“5毛钱一把,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小媳妇掏钱挑了一把,刚要走,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正扒着齐根生的箱子,眼巴巴的看着那诱人的芝麻糖流口水呢。
      这时,先前跟在齐根生屁股后面的小孩子们手也没闲着,拿起这个看看,拿起那个摸摸,每个都不舍的放下。
      “娘,买,买。”
      小男孩儿哼哼唧唧的央求着母亲要买。
      “不买,吃多了牙疼,到时候虫子把你抬走!”小媳妇假装黑着脸半哄半吓唬的说道,说完就要拽着孩子走。
      “我就要,就要买。”
      小男孩一屁股坐在地上打起滚来,不知道谁家的小狗也跑了过来,在那儿摇着尾巴张望着。
      “芝麻糖多少钱一块?”见拗不过孩子,小媳妇对着齐根生问道。
      “一块钱10块。你看,多大块儿。”齐根生说着就把芝麻糖拿起来给小媳妇看了看,结果惹的孩子们一个个的伸长了脖子直咽口水,有的小一点儿的还把手指头放进嘴巴里吧唧。
      “一块钱?”
      小媳妇抖开手里的花手绢,看了看里面为数不多的几毛钱,迟疑了片刻又卷起来了。
      齐根生眼看着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就说:“没钱也可以拿东西兑换的。”
      “怎么个换法儿?”小媳妇一听来了兴趣。
    

第30章 以物换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