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行进了几日,再也没有看到一个流民,这时从后方传来了消息,据说陛下亲自下江南处理了水患。水患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朝廷又拨下赈灾的银两,但凡返乡的民众,每户每人均可得到五两的安家费。四散的流民,听说了这个消息,都回到了故乡。
车队中的流民听到了这个消息,也都蠢蠢欲动起来,每人五两银子的安家费,谁能不心动。
可路途太过遥远,这一路回去还是要吃喝的,这几日也多亏了车队众人的照顾,他们才能填饱肚子,这个时候再提其他要求,他们也觉得难以启齿了。
宁筠看出了流民们的难处,也有心想助他们,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最后和大家商议了一番决定,将剩下的粮食拿出来一半给流民们,又将最后十头驴车送给流民们所用。
每个人又力所能及的拿出了一些银子,赠送给流民。可供他们到达城镇后购买粮食所用。
车队这才准备离开,宁筠回头一望,所有流民都自发的跪在地上,跪送着车队的离开。
车队所有人都起身,向流民们还了一礼,并挥手致意,示意流民们都起来。
可流民们像是没有听见一般,直到再也看不到车队的身影,还跪在地上久久没有起身。
或许他们是觉得此生也未必能再见到这些大夫了,也无法去回报大夫们的帮助之情,所以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车队众人的感激之情,以慰内心。
……
车队继续行驶了几天,没有再遇到其他情况,终于抵达了义襄城。车队众人也终于松了口气。
义襄城位于四国的交界处,是一个脱离四国管辖,独立的城市,或者说是一个独立的小国。
据说义襄城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曾经是前朝的都城,前朝灭亡后,四国分别占据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唯独义襄城,四国都曾觊觎过,但又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个念头。
所以义襄城现在这个情况也算是四国默许下产生的,由此也成为了四国交易中转的中心。而义襄城的主人,只需要每年向四国缴纳一定的银钱。
义襄城曾作为前朝都城,占地面积自然是小不了,但就是这样大的城市,人口密度依旧非常大,酒楼茶馆,青楼楚馆,各种店铺遍布城内,十分的繁荣。
而城内居住的人口除去义襄城的原居住者,更多的是外来人口,不仅仅是四国,甚至其他少数种族的人,无
第102章抵达义襄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