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轩嘴角抽搐,跟这老和尚谈佛法修行,自己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自己懂什么呀,但不接话,似乎显得特别无礼,在这样的高手面前,尽量表现的谦卑一点,应该没坏处,随即小声的说道:
“大师自谦了,看大师精神矍铄,必定是修为高深,言辞颇有禅理,必是佛法通玄,已是得道高人,晚辈才疏学浅,实在不懂修行之道,更不该与大师妄谈佛法修行。”
“哈哈,小施主马屁拍的好啊!”
老和尚哈哈一笑,慈悲面相更显的让人如沐春风,僧人似乎看出了凌轩的心思,缓缓说道。
“佛经有言:一切诸法自性空寂,如是了知名住平等,不能入于诸法性空,名非平等,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施主大可不必自称晚辈。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晚辈不敢,见大师如见佛陀金刚降临,心怀敬畏之心,自然该恭敬聆听垂训才是,不敢有丝毫的造次。”凌轩的小脑袋更低了,自己多拍拍马屁应该不是坏事。
“不学礼,无以立,自古尊卑有别,长辈有序,前辈大德高僧,自然早已参透一切,远离轮回,脱离八苦,超脱于世外,但晚辈处于世俗,自不可乱了礼数。”
凌轩谨小慎微的答道,在实力悬殊的时候,扮演弱小者会博取同情,是为心理学的常识,凌轩可是学过,面对如此强大的存在,除了表现的谦卑有礼,来换取机会好像也别无他法。
“世间道法万千,何谈参透一切,贫僧只是多蹉跎了百余年岁月,小施主还懂得佛法吗?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很好,好像是文宗一脉的言论,那你可是文宗门下弟子?”僧人微微一笑,捻须问道。
文宗,凌轩心中一跳,这又是什么情况,难道这和尚与文宗有什么过节,那不是撞枪口上了!
凌轩自来倒这个世界,总共没多少时间,对于这时间的任何情况完全不了解,夏凌轩的记忆又懵懵懂懂的,甚至很多事物在这个年纪估计也接触不到,而且一出生就在逃亡的路上,为了活着而活着,又能了解多少。
但是对方问起,凌轩又不能不答,遂说道:“晚辈哪里会懂得佛法,只是偶然在哪里看过,感觉甚为精妙,便记下了,此外,晚辈一直流亡在外,更不是文宗弟子。”
僧人看着凌轩,颇为感慨的说道:“小施主颇具慧根,难能可贵啊,既然小施主姓夏,见你谈妥脱俗,气度不凡,莫不是中州夏氏皇族......”
凌轩没想到这老和尚慧眼独具,仅凭一个姓氏就能猜到中州夏氏,这毕竟是西荒之地,难道说对方看出了什么吗?凌轩心里忐忑不安,只能回答道:“晚辈正是大夏皇族后人。”
凌轩偷眼观瞧,见老和尚微微点头,神情古井不波,心中安定了不少,就听老和尚继续说道:“没想到大夏皇族尚有后人在世,善哉。”
凌轩见僧人对大夏皇族并无恶意,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回了肚中,突然想多了解一点关于大夏的事情,借机问道:“大师识得大夏皇族之人?”
老和尚微微摇头道:“贫僧并不识得,只是大夏向来以仁孝治国,倒也四海升平,不料却一朝败落,没想到竟然还有遗孤在世,当真难得,那小施主又为何流落于此?”
听闻此言,凌轩小小身躯中不有升起一丝戾气,表面依然平静的说道:“只因被人追杀,误入此处。”
看着凌轩的老和尚眼神微微一凝,开口说道:“小施主眉宇间戾气过重,你天生慧根,切不可被戾气成为枷锁,成为一生负累。”
“大师指点,晚辈谨记,请问大师,佛家有以身饲虎,割肉喂鹰的典故,可有多少人能够真的做到呢?即便晚辈愿意放下恩怨,他人并不肯放过我,我只是想要活着而已,难道这一点有错吗?”
说道这里,凌轩脑海中浮现出这十余年所过的生活,心里顿时有气,不知别人苦,就劝别人善,动不动就站在道德的角度,评判他人,当真是会做好人。
虽然这是高尚的情操,但也要分清场合,救下一个善良的人是好事,要是自己的仁慈,救下一个恶人,让这个恶人再去为非作歹,岂不是又害了其他人。
第47章 老和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