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8章 背锅的觉悟[2/2页]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摆烂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这里,道衍总算探清了这位御史中丞的目的。
      这是来摸底的。
      说是问自己的意见。
      可这种涉及到“领导颜面”的事,古往今来,有哪个下属敢替上头做主?
      到头来还不是盼着自己替他问一问太子殿下的态度么。
      除此之外。
      这话还有两层试探的意思。
      倘若道衍说要晚些或迟几日给答复,这御史中丞就知道,这是实际上就是太子殿下在“亲自”督办,该出几分力,办到什么程度,他自然是谨遵教诲。
      可若是道衍一下说明。
      那就说明,这事是早就安排好的,道衍的稳坐钓鱼台,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他也是推波助澜中的一环呢。
      这其中的说法可就多了。
      可是,这种级别的试探就想探他的底?
      于是乎,当御史中丞提出此问,道衍立刻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的功夫。
      他便像坚定了信念一般,直直的对上了御史中丞审视的双眼道:“大人,当我领命出京城时,太子殿下曾嘱托我,四书五经乃是官学,大儒筛选,释义校订,哪一点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更罔论是这等大是大非的污点了。”
      “官学的校订,必须得是一群品德高尚的饱学之士,秉承一颗公心,为天下学子修纂的一本教化之经典。”
      “这种紧要关头。”
      “参与之人,莫说品行有缺。”
      “就算是无心妄言,下官都得考虑其是否还适合继续参与校订,更不必说如今苏州学院内何人掺和了苏州府内的谣言了。”
      “烦请大人尽心追查。”
      “将连同本官在内,学院上下所有人事都清查一遍。”
      “涉事人等,无论是谁,都将除名学院,交由大人按律处置。”
      说罢,道衍还站直了身,深深向御史中丞拱手一礼。
      这一下,倒是真给御史中丞架住了。
      这种莫名其妙被人戴了高帽当枪使的感觉,不说和昨夜基本相同,简直是一模一样。
      不怪人家一委任就是五品官。
      今日他急了一时,率先漏底,这位东宫御史那可是半点不给机会,率先占据了道德的高地不说,还主动要求配合他,甚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还请他帮忙将整个参与官学校订的人员全数查一遍。
      问题是,他敢么。
      他要真敢这么干。
      就苏州学院内那些人联合起来,哪怕摘出一个宋濂来,这影响力不说上达天听,摘他一个御史中丞的官帽还是不成问题的。
      今天这趟交涉,他算是败兴而归了。
      不过他也不是全无收获。
      虽不能确定这东宫钦差是否有和张亥联合,背后推波助澜,再借朝廷钦差之刀,调查曲阜孔家之罪责的嫌疑。
      但道衍那坚定的清算态度,已然证明了太子殿下对于官学校订的重视程度。
      虽然滑不溜手,没有留下任何话头和凭证。
      但他三番五次的强调,已然给了御史中丞坚定追查下去的决心。
      如此。
      即便他此番回朝廷会遭致一些腐儒的抨击,有太子殿下挂念他的功劳。
      他就不愁自己得不到补偿。
      做官嘛。
      哪个没替上头背锅的觉悟呢?

第308章 背锅的觉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