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二人商议好对策,也不耽误,第二天就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准备一起前往雁门关。
林宁打扮成小子的模样,身材高挑,眉眼有神,看上去可不就是位精神的小伙子!
待到了雁门关,林峰出示腰牌,对了口令,方才进了营盘。
作为校尉,林峰有独立的住所,父女俩住起来也方便。
“我去将军府报备,你可千万不要乱跑,军营重地,不容有失!”林峰慎重嘱咐。
“得令!请校尉大人放心!”林宁调皮抱拳答应。
一切安排妥当,雁门关多了一名不起眼的无品无级的校尉亲兵,林穆。
连续几日,林峰带着张参赞和宋参赞还有亲兵林穆,就是林宁,在关内外熟悉军务。将军之下,就是校尉,统管一部人马。林峰属于草根阶层,没有家族势力,又是直接从什长越级提拔,军中也没有自己的班底,每名校尉按例有两名参赞,一般都是校尉的心腹之人担任,林峰一穷二白,就由将军府配备两位参赞,一位姓张,一位姓宋,都是四十来岁的年纪,来协助林校尉统军,开展工作。
这几日下来,林宁不由感叹,雁门关实在雄伟,有诗可证:“危峰千丈界南北,岩岩堆云雁得过。”雁门关扼守南北宽约20千米的峡谷地带,两边山势和雁门关边墙联为一体,山势峭拔,峭壁如削,地势险要,壁垒森严。
关外依着天险,依次设大石墙三道,为守关御敌第一道防线。
石墙后依次建有外城、内城,与石墙连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
外城城墙上建有多座箭楼,敌楼、角楼。外城城墙四角的角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执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轮到值守的将士就住在外城的兵营内,定时上城墙巡逻。
内城比外城的规模还要大,城墙更要高出几许,约摸能有十五米高,城墙由长2米,宽0.8米,厚0.4米石条砌成,雄伟坚固。将军府就设在内城,内城西边顺山脊至谷底,筑有营房、马厩、仓场、草场,为守关屯兵之所。东边筑有校场、点将台,为守关将士操练守御之所。
林峰毕竟只是什长出身,对处理政务实在不行,索性就直接交给张宋二位参赞处理。军中也看背景出身,张宋二人也是无甚背景,偏他俩又是老实人,不会找门路,只得做了多年文书小吏,没有出头之日。如今倒是因为林峰的缘故,终于得以升任参赞,说来可叹,竟是因为无人愿意做林校尉参赞,他俩就被硬性指派过来。军中头脑灵活的人都会找可攀附之人,得以水涨船高,像林峰这样毫无根基,背景的,聪明人都躲得远远的,张宋二人本就是老实人,现在又因林峰升迁参赞,见林校尉又将所有政事托付,自然更加尽心尽力,原本二人就在军中多年,法规条例,上下关系,条条框框都是了然于心,全力之下,林峰毫无压力,每日校场练兵即可,这也是张宋二人的福气,上峰倾心托付,同样这也是林峰的福气,下属全力辅佐。
现在并无大规模战事,除日常巡防,就是每日出兵校场操练,林宁真正面对这种“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的生活时,不禁感叹,姐真的来对地方了!
&
第11章 挑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