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武百官下朝,平王和大将军二十年前勾结匈奴人,陷害忠良的消息也迅速在京城官宦人家传开,羽林卫已经包围了大将军府,只许进不许出!昔日门庭若市的大将军府邸门口站立持刀拿枪的侍卫,普通路人都远远看着,心道这么大的官儿出了什么事不成?
与大将军走的近的官员都心中不安,生怕牵连到自身,严格约束家人,不得在外多生事端,若是旁人问起与大将军府可有往来,只说不熟。
林首辅下朝回到府中,在书房细细回忆大殿上的点滴,不由拍案称好:“好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娘子!不愧是国公后人!”
“祖父,您在夸谁呢?难得见您夸赞他人。”沈敏端着一盏燕窝粥推门进来。祖父年迈,早朝须得四更起,五更到殿外等候上朝,等到下朝后,沈敏都会端些易克华的食物给祖父,一来养生,二来又不会腹中过饱,影响午膳。
“敏儿来了啊,哈哈,今日祖父高兴的很!不到明日,想必京城就会传遍了闻登鼓响,已故安国公后人为先人喊冤,状告平王和大将军叛国之事了。”
“有此等事!我猜定是林宁敲的闻登鼓吧?”沈敏一惊。
“哦,敏儿如何得知?”
“当日见她第一眼,便觉得她心思透彻,长公主殿下生辰宴上一番交谈,知她心中自有沟壑,非一般闺阁贵女能比,如今祖父夸赞安国公后人,巾帼不让须眉,可不是就是她了么?”沈敏细细道来,言语间充满喜爱和敬佩,却不见一丝一毫的嫉妒。
“嗯,确是林宁,此女值得深交,敏儿也很好,你们二人怕是能做闺中密友呢!”林首辅对自己的大孙女也是满意非常,心胸宽广,心思细腻,学识上佳,唯一让人操心的就是眼下婚事还没定下,怎么挑,都觉得差那么点儿意思。
贺世璋匆匆跑进荣德堂,还没进门就急切叫道:“母亲,母亲,您可听说了……”
“都二十岁的人了,怎么还如此慌张,出了什么事?”长公主诧异,这孩子今天怎么了?从未见他这般模样。
“母亲,方才儿子得到消息,宁表妹击鼓告御状!二十年前匈奴人破关是平王和大将军叛国所致,安国公战败也是他们下的毒手,母亲,如若不是他们狼子野心,父亲,父亲也不会那么早就去了!”贺世璋哽咽着说完。
“你说什么?”长公主刷一下站起身,满眼不可置信,颤声说,“你再说一遍!”
“母亲!您没听错,宁表妹只身前往匈奴两载,如今找到铁证,舅舅已经将肖纪忠下入天牢,命三司会审!”贺世璋一字一句说道。他心中掀起滔天巨浪,林宁!是林宁!变数就在她身上!前世直到建业二十八年,大将军和平王还活得好端端的。
长公主只觉得耳鸣眼花,一下子又跌坐榻上,贺世璋赶紧相扶,关切道:“母亲,母亲,您还好么?”
&
第67章 各方反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