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0章 普天同庆,万众瞩目[2/2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 恋小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二婶儿,咱们来日方长,今儿可千万别招惹妙儿哭才是。要哭也得来迎娶的时候,那会儿哭才有寓意。”
      “卢夫人说的是啊,大梁夫人还是别说煽情的话,咱们坐下聊一会儿吧。”
      自打梁庐一家搬到京城之后,梁庐那边称“大梁府”,梁安这边称“小梁府”。
      也算给他们区分一下,方便大家叫。
      “齐妙”见话题被大家伙儿岔开,轻松地舒了口气。肩头一只手,让她微微一怔。
      接着假扮黑冰的黑风,开口道:
      “家主,时辰差不多了,属下扶您把头饰这些都戴上吧。”
      “对对对,快都戴上。”曹氏忙不迭的点头,故意来到黑冰面前,说,“不能再任性了,就算很重也得戴,这是规矩,知道吗?”
      “齐妙”闻言故意吐舌,跟平日调皮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
      众人有些跟梁家关系比较近,见到这样的齐妙,更加不会怀疑。
      她平日里吐槽最多的就是这头饰,总说脖子要压断了,如何如何。
      曹氏见“闺女”离开,轻舒口气。就怕他们再聊一会儿,被看出了破绽。
      梁桂兰瞅着她这般,纳闷的开口道:
      “三婶儿,您紧张吗?”
      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曹氏这边。曹氏有些懵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紫玫见状,轻笑一下,说:
      “伯母当然紧张了。等兰儿妹妹到了出嫁的年纪,估计能缓和一些。毕竟一回生、二回熟。”
      话落,大家伙儿全都轻笑出声,曹氏也跟着笑了起来。
      梁桂兰脸红,吐舌一下赶紧捏起一颗豆子送嘴里,不再说话。
      巳时一刻,外面传来的鞭炮声。
      迎娶吉时眼看就到,大家也都纷纷开始准备各自的事情。
      曹氏做为当家主母,得去前院那边。把后院交给梁桂芳跟蒋氏,带着楚婆子赶紧往那边走。
      黑风等全福人容大奶奶走后,这才低头在黑冰耳畔呢喃:
      “你放心,我会在你身边,只要他们敢动手,我绝对跟你过去。”
      黑冰闻言心暖,微微点头,“嗯”了一声。
      黑风看出了她的局促,又捏了捏她的肩头,道:
      “放心,主子让你假扮的,拜堂那些都不会作数,你且放心就好。”
      黑冰听到这话,差点没哭了。
      她最怕的就是跟主子拜堂成亲,想想都觉得恐怖。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二院也放炮了,黑冰正襟危坐,该来的躲不掉,只能强忍着、故作镇定。
      喜娘带着两位舅爷进来,东陵王朝的规矩比较大,新郎等其他男丁是不可以进到后院的。
      平日里除非关系好,否则也不会来到后院。
      喜娘相对新娘子一顿夸,有什么好听的话就说什么,最后看着梁汉森,道:
      “来吧舅爷,到您出马了。”
      有兄弟的,都是让兄弟把新娘子背到前院,然后一对新人对娘家父母告别,还有一番仪式。
      梁汉森略有些激动的看着妹妹,深吸口气走上前,深情款款的说:
      “妙儿,不管发生什么事儿,你都是有娘家的人。无论什么事儿,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好,什么都好,咱家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齐妙”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梁汉森在她面前弯腰,“黑冰”走上前来把“齐妙”扶起,安置在他的背上。
      起身,停顿了一下,喜娘等人都愣住了。
      不过喜娘也是见惯场面的人,见到这样的一幕,忙不迭笑着道:
      “舅爷这是舍不得妹妹啊。哎哟哟,兄妹情深,兄妹情深呢。”
      梁桂芳见状,也忙不迭的附和着说:
      “是啊,他们兄妹自小一起长大,突然有一个嫁人,那个感觉肯定咱们理解不了。”
      大家伙儿还是比较给梁桂芳面子的。见她这么说,都纷纷点头。
      “黑冰”走上前,看着梁汉森,小声的提醒着:
      “大舅爷,时辰差不多了,殿下在外面等着呢。”
      梁汉森深深地看了一下眼前的“黑冰”,将背上的人再次掂了一下,大踏步往外走。
      来到月亮门处,独孤寒早就已经等在了那里,梁汉森看着他把人放下,然后狠狠地一拳、砸在独孤寒的肩头。
      那一下很用力,如果不是“黑冰”冲独孤寒使了眼色,他及时运气内力,这会儿怕是已经后退好几步了。
      东陵王朝有个规矩,叫:舅爷打一下,两口子一辈不吵架。
      独孤寒无视掉梁汉森的眼神,走到“齐妙”身边,自然的拉着她的手,一脸深情的朝梁安夫妇那边走。
      梁汉森没有过去,不过面色黑的,犹如墨汁一般。
      旁人见了,只是认为他不想妹妹出嫁,实则却是……

第640章 普天同庆,万众瞩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