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儒家书院[2/2页]

天绝之迹 沐雪寒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非常好,寄托自己的情感,即便再遥远,也能共望一个明月,表达自己思念之情。”刘箫道。\n  公孙雨寒自然注意到了水调歌头,便诵道:\n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n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n  “母后,你唱的真好听,很有味道,有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我差点就泪流满面。”刘箫如实道。\n  公孙雨寒看着自已的女儿,便道:“其实那个女孩,也是一个才女,只是两人都是修仙之人,有其是她赞美了桂花,虽然桂花貌不出众,貌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馥香自芳,是一篇传世佳作,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地方。”\n  刘箫闻言,看了看排行榜第三名的鹧鸪天·桂花,只见下面写道:\n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n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n  看完好,她觉得十分好,尤其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赞美了桂花的品格,当真是一首好的词。\n  “母后,我觉得此词非常好,不知道哪些儒家读书人,作何感想?毕竟榜上前十,被外人所占据。”刘箫道。\n  公孙雨寒,微微一笑,“他们即便气愤此事,也不敢去找两人的麻烦,毕竟是他们写不出这样的佳作,也何须埋怨他人。”\n  “母后说的对,不知道母后可会写诗作词?”\n  刘箫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她从来没有见过母亲写过诗作过词。\n  “母后自然会写一些,只是你从来不知道而已,毕竟你也从来没有问过母后,没想到你今天便问了母后。”\n  公孙雨寒自然知道自己的女儿,为何如此问,因为她确实没有见过自己写诗作词。\n  刘箫一听母亲竟然会,便道:“母后可否当场作一首,让凤临看看,我想知道母后的实力。”\n  公孙雨寒听到这话,只能作一首,让这个丫头,知道自己的厉害。\n  “楼杨垂外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n  刘箫一听感觉很好,便道:“母后下阕呢,凤临准备抄下来了。”\n  公孙雨寒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心急,便道:“箫儿,不要如此心急,母后马上就说。”\n  “好的母后。”\n  公孙雨寒走了几步,便道:“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n  “母后这首词很好,上阕抒发对春天的眷恋之情,下阕抒发伤春的感情,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n  刘箫说完以后,感觉还是自己最了解母亲,即便是自己的哥哥,也不懂母亲的情感。

第109章儒家书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