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章 沙盖吉日巴郎[2/2页]

闪光的龙 归海求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刘教授接着上次的话题继续讲:“关教授说的这些事情应该算是真实的历史,他是搞历史的,真假我也不*心,有机会你在找他证实下吧。
      当初对外蒙关注的人士中,江亢虎算是比较激进的,此人是最早在国内宣传社会主义的学者,1921年4月,江亢虎启程前往苏联。亲赴苏俄考察本是江氏从美国回国的动机之一,除切身体会苏式社会主义之外,江氏还希望在苏俄的帮助下,收回外蒙(当时外蒙尚被俄国“白军”占据),以用作自己进行“社会主义”的试验地。江氏此行,得到了北洋政府的支持,并为其提供路费。
      在莫斯科,江氏被待以国宾之礼,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举行,江氏以社会党人资格列席且有发言权。会议期间,江氏三次听到列宁的讲话,并与列宁有过两次特别会谈。除列宁外,与托洛斯基、越飞等也有晤谈。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江氏所提出的“征蒙计划”,计划拟定的“办法大纲”共有四条:
      1、俄国及远东国境内华侨自行组织义勇军,约数万人,协同俄国红军,驱除蒙疆白党;2、华侨义勇军经费中国人自筹之。惟未到蒙疆以前,其军需军实均由俄政府借支,将来如数偿还。至交通运输,则俄政府义务担任;3、白党驱除净尽,红军应即退出蒙疆,由华侨义勇军接管地面,维持善后事宜。4、华侨义勇军应辅助外蒙新党,建设自治共和政府,但仍合并为中华民国之一部。
      这一“办法大纲”得到了列宁、托洛茨基的赞同,并于当年7月获得苏俄政府批准,为敦促江氏及早辅助实施,苏俄政府派外交部秘书在“办法大纲”上签了字,苏俄军务部也批准其成立招募机关,用作筹建华侨义勇军。然而,正当江氏紧锣密鼓进行准备工作时,当年8月,苏俄外长齐切林突然约谈江氏,宣布蒙古问题将用其他办法解决,苏俄不再支持其“征蒙计划”。江氏惊讶之余又不知何故,只得怏怏回国。就在江氏回国前后,苏俄红军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开进了外蒙,自此长期在外蒙驻军。
      回到北京之后,江亢虎才明白“征蒙计划”何以突然流产——原来,苏俄之所以支持其计划,是因为得知北洋政府已任命张作霖为“蒙疆经略使”,担心张作霖自东北率大军入蒙,如此,则苏俄侵占外蒙的计划就会落空,故而想借江亢虎组织“华侨义勇军”迅速占据蒙古,以拒张作霖。但稍后发生了张作霖与直系军阀对垒,大军不愿出张家口的变故,苏俄更与张作霖秘密接洽,使其答应由苏俄出兵肃清外蒙的白俄。而苏军进入外蒙之后,即迫使其宣布“独立”。
      说到这里,刘教授唏嘘道:“历史如此现实,凡事还是以利益为先,国与国人与人无外是如此,关秉德教授一直以来对苏联都颇有微词,看来这也是有原因的。”说着用眼睛偷偷瞄了一下远处的严斌。
      我心里突然一震,这是个明显的信号,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刘老头跟严斌之间微妙的关系,他们看来也非共同进退的“同事”啊。
      之后我一直默不作声,队伍从浅草地慢慢经过,我们的左边是一片很茂密的森林,是那种西伯利亚石松、雪衫、云杉树,树木高大,枝叶茂密。现在我们的海拔高度应该是在2000~2600米,浅草地慢慢变成了草原,和无数的大草甸子。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山脚下,数十个帐篷在迎接我们,很快我们就跟前期来这里的大部队接上了头。
      康连长完成了任务跟我们告别,连夜赶回营地,我们都对他们依依不舍,挥手告别后,负责接待的同事给我们安排了住处,在这里我们需要等待几天,因为大件的物资还没到,严斌去跟北京联络,我们各自休息。
      第二天,有人给我们领来了一个我们下面行程的向导,他是个喀尔喀蒙古族人,我暗自打量他,一张红紫色的脸膛,小眼睛,笑起来很是憨厚,他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沙盖吉日巴郎。他懂汉话,很快胡一虎就跟这个汉子有说有笑的起来。
      (书友如果觉的好看,敬请加个收藏!)

第33章 沙盖吉日巴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