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栀王宫。\n 王上端坐御座,俯视下方群臣,身旁的内侍循例上前一步,唱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n 话音刚落,一个年愈五十的老臣就站出来。“王上,宇文挚将军率军出征东篱已四月有余,出征前,老臣奉旨筹集的三十万担粮草已经所剩无几,请王上早做决断!”\n 王上没有做出任何决定,而是询问下站的文武官员。“众卿,有何良策?”\n “王上,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若粮草不济,无异于扼住我军的咽喉。”内阁大学士詹楚靖站出来废话一通。\n 谁不知道粮草是大军的咽喉,现在重要的是怎么办,不是听你这里强调粮草的重要性,众大臣在心里诽谤道。\n “詹大学士言之有理!”王上点头称赞道,心里却是一阵嫌弃,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会站出来废话两句,以显示他的博学,但有用的,半句都没有。\n “王上,臣以为,既然粮草不济,那此战应该速战速决,只要宇文将军能一举拿下秦岭,敲开关内的大门,粮草短缺就不是问题。”一名武将又站出来说道。\n 武将的话音未落,就有一个文官站出来反驳道:“金将军说得轻巧,秦岭是何等坚固,哪儿是说拿下就拿下的?”\n “秦岭久攻不下,那是主将指挥失职。”金将军不悦道。虎贲军是南栀最精锐的军队,享受着最好的待遇,他的主将自然也是最受重视的。但,树大招风,难免会召来一些武将的嫉妒。\n “金将军有勇有谋,不去就请金将军前去,将无能的宇文挚换下来,想必有了金将军的统领,定能替王上早日拿下秦岭。”那位文官听他污蔑宇文挚,当即就怒了,一句话怼了回去。\n 金将军瞬间就蔫儿了,不说秦岭有多难攻克,就是虎贲军能不能听自己调遣都是一个问题,他连忙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咳!这个,这个临阵换将,乃是兵家之大忌。”\n 那位文官冷笑了两声,不再言语,就只会在背后说人坏话,一旦临阵,躲得比谁都快。\n “王上,既然进攻不利,粮草又不充足,不妨暂且撤军,保存实力,以备再战!”又有一个文官站出来提议道。\n “王上!臣以为不妥,这场战事是由我们南栀挑起的,若是就此撤军,会令天下人耻笑的。”文官话音未落,另一个武将站出来反对道。\n 文官:“若不撤军,后方粮草不足,一旦为东篱所知,虎贲军危矣!”\n 武将:“那也不能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撤军,否则天下人不知会怎么嘲笑我们呢。”\n “难道就为了不被天下人嘲笑,置十万南栀儿郎于不顾吗?”\n 朝堂之上,迅速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撤军,一派主张继续进攻。无论在哪个国度,臣子中总会分派系而立,一言不合就会形成对峙的局面,王上也是头痛不已。“好了,诸卿都是为了南栀的未来。”\n “父王!”三王子站出来说道:“孩儿有一策,能解此局。”说来奇怪,这一任的南栀王上并未早早立下太子,不给与儿子任何的权力,但所有王子启蒙之后,都要到议政殿听大臣们商议国事。如此一来,众大臣猜不透王上的心意,也不会擅自选择阵营,从而避免了同室操戈,兄弟相残。\n 王上不悦的呵斥道:“你还年幼,该多听听这些长辈的意见。”众臣在下方吵吵闹闹,已让他心烦不已,此时他一个黄口小儿,出来凑什么热闹。\n “王上,大臣们一时也拿不出主意,不如听三王子说说。”一名老迈的御史站出来说道。\n 王上点点头,“嗯,你说说看!”\n “孩儿以为,撤军与进攻都非上策。”\n “那你认为,何为上策?”王上耐着性子问道。\n “议和!”三王子郑重的说道。\n 议
第16章 、议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