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嫁到了外省,一年难得回来一趟,听说过得也不好,在家带孩子,没有经济来源,全靠夫家,所以没有钱补贴张阿姨,也不敢向夫家要钱。”\n 江篱感慨万千:“张阿姨的儿子去年结的婚,妻子不太贤惠,日子也过得拮据,夫妻两个都在外地工作。张阿姨日子过的很穷苦,家里没有电话,连电视机都没有。村里的另一个阿姨见她可怜,四处打听着想帮她想想办法,最后从一个会上网的年轻人那里辗转要到了我的电话,把手机借给她联系了我。听张阿姨说,这个阿姨的日子过的也不好,手机话费都充不起。”\n 身为一名公益律师,江篱常与这些日子穷苦、境遇不佳的人打交道,每一次遇到这样的人,都令她心酸不已,也令她更加无法放下这份工作。\n 季浩然比较关心一个问题,于是问:“张阿姨的丈夫有支付能力吗?”\n 江篱正欲开口回答,这个时候,之前向他们指路的大叔看见他们回来,热情地向他们打着招呼,问:“找到人了吗?”\n 江篱面带微笑,说:“找到了。”\n 大叔又问:“先前下大雨的时候,她的房子漏雨了吧?”\n 江篱说:“是啊,外面下大雨,她的屋里下小雨,大叔,我想跟你打听一些事。”\n 大叔点了点头,说:“想问什么?”\n 江篱便把需要了解查证的信息,逐一问着这位大叔。\n 三个人站在村口,路过的村民也好奇地走了过来,听见江篱在了解张婆婆的事情,好奇围过来的村民也插起了嘴。\n 一位村民感慨地说:“人家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依我看,什么老来伴,要是身体好,那就是老来伴。要是身体不好,那就变成了累赘。”\n 另一位村民也感慨的附和着,说:“可不是,年轻时过日子,遇到矛盾时都想着忍一忍算了,到老了有个伴,能相互照顾。早知道到老了是这种样子,年轻时还忍什么忍啊?早不过了算了。”\n 一番交谈后,这些村民的话证实了张婆婆所说的事情都属实,江篱于是又问:“张阿姨的丈夫经济条件怎么样?”\n “老崔有钱,他以前是个工人,在水泥厂上班,每个月能领一笔退休金。他身体还不错,现在还在种地种菜,收的粮食吃不完,大部分都会卖掉,这又是一笔收入。对了,他还养了两头猪。”\n “依我看,不管有钱没钱,都不能把人家丢在那儿不管。就算砸锅卖铁,有病也得给人家治啊。”\n “话虽这么说,轮到自己的时候,可能也不是那容易,总之,好好活着什么都好说,一旦病倒了就什么都难。”\n 回去的车上,江篱与季浩然都充满了感慨。\n 两人一回到城市,江篱便急着回律所。她让季浩然把她送到律所,然后把车交给了季浩然,让他开她的车自己回家去。\n 季浩然知道江篱想尽快处理好张婆婆的案子,可再着急,该吃的饭也得吃,该休息也得休息。\n 但他知道江篱的性子,知道这些话说出来都是废话,根本没有说的必要。于是,他只是给了江篱一个拥抱。\n 目送着江篱脚步匆匆地步入电梯后,季浩然这才踩下油门离去。开着江篱
第88章 一定保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