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若清点了一下头,她在起卦之术上有几分天赋,便比两个师弟师妹更深地研习了此道,但师父早在一开始就告诉她,卦象能算出的实在有限,因为天机不可泄露。
为了练习起卦之术,她时常会算一些简单的琐事,类似像明天下雨吗,菜地里的蔬果会不会提早成熟之类的,但即使是在人们眼里这么无关紧要的问题,卦象也不是每次都会给她一个答案,更多的时候都是不明。
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中皆蕴含着天机,更别说那些事关命运的大事了。
“岁月蹉跎,这件事发生之后,我又在山中修行二十年,第二十一年的冬天,你们的师祖天命已到,就地仙逝了。
师门只剩我一人,我便再次下山入世。
我在红尘中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后,有一次,我偶然降服了一个吸男人精气为食的狐妖。
这狐妖刚化形五十年,妖与人不同,动物想修成\/人形因是逆天之举,修行事倍功半,格外不易,她因修行艰难、红尘繁华一时贪心才选了吸人精气的邪术,求我饶她一命,向我保证日后绝不会再重蹈覆辙。
我看在她虽误入歧途,但良知尚存,并未伤人性命的份上放过了她,只往她的魂魄中钉入了我的一缕神思,以防她日后再使邪术。
有了这缕神思,我便能在无形中洞察她的行踪。这原是一桩小事,我并未太放在心上,那只狐妖被我放过之后就找了一处僻静无人的山林潜心修炼去了。
大约又过了差不多有五六年,我忽然察觉到自己钉入她魂魄中的神思有了异动,但这不是因为她再次使用邪术导致的,而是她的魂魄不稳,我附在她魂魄中的神思自然也跟着不稳。
这只狐妖只修行了三百年,虽然修为浅薄,但毕竟也是修行之人,灵魂远比常人坚固百倍,在阳寿未尽的情况下,按理说绝无可能像这样突如其来就消逝,更何况她的原型是青丘白狐。”
身为师父的弟子,碧若清自然知道,在狐狸中,除了上古灵兽九尾天狐之外,便是青丘三狐最具灵力。
三狐分别是白狐、火狐和银狐,其中白狐更是三狐之首,即使并未修炼,光凭天生的灵力就与普通的狐狸不可同日而语。
灵力就是指魂魄的力量,白狐生来就具有非凡的灵力,更别说修炼之后了。
所以,这只白狐虽然修行的时间不长,但她的灵力是不弱的。
“我想,狐妖应该不是因为走火入魔才会出现魂魄不稳的情况。
师父说过她被您放过之后,一直安心修炼,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度雷劫,或是要提升境界的紧要关头,不会有走火入魔的可能性,”碧若清说,“应该是有什么强大的外力压制了狐妖的灵力,并且——”
她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她心里隐约有了猜测,但没有说出口。
“没错,有人攻击她,是想要吞噬她的魂魄。”
师父朝她点了一下头,平静地说。
“吞噬魂魄的是魔物吗?是谁这么做?”
碧若清知道师父选在临终前跟她们讲述这个漫长的故事,自有他的一番苦心,应该并不只是为了告诫她们人心险恶、世事难料。
她们都是修行之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山上清修,并未涉足过红尘,但这并不代表她们不知道人世的复杂,没有要警醒的意识。
她们虽然没有阅人无数,但胜在读了万卷书,在修行之路上行了万里路,也有名师指路。
师父常说道理易懂,等到行事时方知艰难,以此叮嘱她们要万事小心,以后在面对危险诱\/惑时都要恪守道义。
碧若青想到此处,就明白师父是怎样的人中龙凤,自然不会在如此重要的时刻讲了这么一大段话,就只是为了对她们说道理而已。
“我在察觉到异动之后,马上竭力调动那缕神思。
我能感知到狐妖被什么邪门的法术压住了,正在拼死挣扎,但是压制她的法术具有吞噬灵力的功效,随着灵力的消逝,她的魂魄也快要离体了,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里。
而且,我通过神思,发现想要吞噬狐妖魂魄的法力中隐隐暗藏着一股魔气,这魔气和多年来我一直在追踪的那个人,就是那个堕入魔道,烧死我女儿的人的魔气非常相似。
我刻在狐妖魂魄里的神思动荡不稳,无法支撑我施展千里显形的法术。我在最后时刻不惜冒着被反噬的可能,强行通过那缕神思来到狐妖被攻击的地方。
果然是那个人。
几十年前我与他交手时,他看上去是五十多岁的样子,两鬓斑白,那时我就发觉他也已到了大成之境,容颜不会再变老。
谁知几十年过后,他没有变老是没有变老,但变得更年轻了。
从一个年到不惑的中年人变成了青年人的模样,连长相也变了,变得比以前英俊了。
如果不是和他交过手,熟知他的法术功底,以及他的灵力气息,我几乎要怀疑那是另一个人。
我以为他是用了别人的皮囊,但我很快就发现不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逆生长,我并不清楚,但想来不外乎是因为魔气的滋生,又或者是他动用了什么不为人知的邪术,那都不重要。
我只清楚他离成魔只差一步之遥。我再次与他招手,竭尽全力,才能勉强做到不落下风。
我最后本着要与他同归于尽的觉悟祭出了自己的本命法器,却仍旧不能彻底消灭他,只是重创了他,被我重创后,他又迅速衰老,最后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者。
在我向他发出最后一击,击中了他,他身形消散,却化为一团黑色的雾气,潜入地下。
&nbs
第2章 我们回家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