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二皇子说的,下官平日里奉公守法,做事都是秉公办理,可不曾干过半分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察院想要调查事情,也调查不到下官身上,定是查大人弄错了。”
杨三爷从来没有担忧过自己做的事儿会东窗事发,这在他看来,根本就不可能。
他是谁?他可是淮阴侯的亲弟弟,刁民想象不到的身份地位。
二皇子很是不爽杨家的行为,心眼又小的厉害,即便杨家没事儿,他还要找点儿事情出来呢。
现成的热闹送上门来,他哪有不掺和的道理?
“身正不怕影子歪,既然杨三爷不心虚,就配合一样都察院查大人走一趟又不是什么难事儿,德顺,你去跟着杨三爷走一趟,爷帮爷和圣上看一下,查大人的办事儿能力!”
“奴才领命,杨三爷,您这边请!”
恭送走二皇子,德顺跟在杨三爷身后头领着两个没什么威慑力的小衙差往都察院走去。
下朝的时间,百官都从东城门出来,二皇子停下,百官自然不敢越过二皇子先出去,也跟着看了一出好戏。
杨三爷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没有办法,只能认命的跟着在德全这个老奴才的看守下,去了都察院。
看了一出好戏,怎么能没有结局呢?即便诸位百官没有明着让人跟着,也让奴才们悄声的去了都察院守着。
第一手消息,谁不想先知道?
五品的典仪到堂上,坐在高堂上的六品院正,也得先从椅子上将屁股挪下来,下来给五品的典仪请安。
“查大人,今日你让衙差去南城门寻本大人,你且说说看,是因为何事?”
杨三爷还算是有点儿自知之明,没有直接坐到高堂上的主位上,不过凌人的气势,是半点没有变。
查月英身份不如杨三爷,但是,都察院是他的地盘,杨三爷的态度让他很是不爽。
特别是衙差告诉他杨三爷身后的太监是二皇子派来的,查大人眯着眼睛,已经有了决断,直接坐在了自己位子上,话里不见半分卑微。
“温成明,站在你右手边的大人,便是你要状告的杨家三爷,淮阴侯的弟弟,你且看看,是不是这个人?”
温成明和老乡没有见过杨家三爷,自然不认识杨三爷是不是眼前这个,更何况,强占良田和强抢民女,根本不需要杨三爷亲自动手!
作为一个举人,温成明见官原本是不用下跪的,可是他跪下来了。
“回禀大人,小民不识杨三爷,小民和乡亲们没有见过大人物,只见过为淮阴侯弟弟办事的总管。”
这话说的没毛病!
“大人,小民和乡亲们状告淮阴侯弟弟强占百姓良田、温泉山庄、强抢民女、害的小民和乡亲们家破人亡,只有状纸上的证据,如大人怀疑小民撒谎,大可以让人查询地契,以证小民冤屈。”
地契的变更在衙门都是有记录了,他们家的良田和温泉庄子,以及乡亲们的良田耕地,强买强卖,都是有记录可寻的。
第16章 后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