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以他为荣。
      书生的志向很远大,但女子却想了很久也没什么头绪。
      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没什么志向的普通人,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就好。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去其他的地方转转,吃好吃的东西,看好看的风景。”
      书生承诺会的,他们俩都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女子好奇的眨了眨眼睛,问为什么。
      书生说:“今晚的月亮很好看,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
      他说我们,女子就笑弯了眼角。
      ……
      后来,书生和女子定亲了。
      十九岁的那年,书生离开了那座小城,带着厚厚的包裹,踌躇满志的踏上了道路。
      他要去的地方是很大很繁华的城池,他要考取大大的功名,然后风风光光的回来。
      女子守在了那座小城里,看着书生上路,只是笑着什么话都没说。
      那一天,老秀才走出了学堂,看着自己的儿子踏上了那条很漫长很遥远的道路。
      不知道为什么,老秀才突然想起了自己离开长安城的那天。
      长安城外的雨下的很大,雨水很凉。
      老秀才听着城里的喧嚣,背上了自己的包裹,像一条落水的老狗一样,沉默无声的离开了那里。
      那是他人生中记忆最深,也是最遗憾痛苦的一刻。也是那一刻,老秀才突然理解了书上说的“人生的两场悲剧”。
      一场悲剧叫万念俱灰,那另一场是什么来着?
      老秀才突然忘记了。
      他只是眯着眼睛,看着那个年轻书生的背影,踌躇满志的离开了这座小城。
      然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
      老秀才考了十几年,那个用工刻苦的书生总是要比老秀才强的。
      在长安城参加科举的第一年,书生就考上了举人,半步踏上了仕途。
      他写了封信寄回了那座小城,然后留在长安城里准备第二年的科举。
      但第二年,他只是考中了个秀才,比举人更低。
      第三年,秀才。
      第四年,未中。
      第五年,还是未中……
      ……
      年轻书生写给家乡的信越来越少,收到的信倒是从未停过。
      不过……不都是好消息。
      老秀才在书生离乡的第六个年头离开了人世,学堂荒废,洪水蔓延,那座远方的小城渡过了一个很难熬的年头。
      不过小城里的女子倒是一切安好,用不着书生操心费神。
      长安城里的书生像是入了魔一样,呕心沥血的想要考取功名,紧衣缩食,熬过了一年又一年。
      他好像忘记了身后远方的小城,也忘记了那个在城里等着他的姑娘。
      不过更可能的是,他无颜面对,不敢回想。
      再后来,长安城收到了最后一封信和一些盘缠。
      小城里的那个姑娘不等他了,改嫁给了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
      希望他,能在长安城里照顾好自己。
      收到信的书生把自己关在了昏暗的小书屋里,沉默了很久很久都没走出来。
      两年后,一个书生离开了长安城,去往了洛阳。
      再过一年,书生入赘进了洛阳城里的一户商贾人家,从此再也没回去过那座小城。
      ……

第20章 小姐和书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