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跻身前茅,被划为优等,受到了定亲王看中,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咱家可是这才女的主人家,自然是大有荣光,值得庆贺。
且不说珍珍家的热闹,傅才女被定亲王面试后第三天,一封谕令送到了郡王府,才女傅善祥被任命为农林部主薄,正五品。虽然没有敲锣打鼓,披红挂彩的祝贺场面,消息也很快传播开来:大清第一才女;大清第一女官;大清最美女官;大清。。。。。。各种赞美迅速在京师传播开来,街头巷尾热门话题也随着京华时报的专版“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幅报道得到证实,此次破格大选的三十多名优等官吏,全部被任命到了新成立的多个部委,担当重要职位。与此同时,旧式科举考试的热度也在变冷,年度内参与春闱的总人数几乎是上个科举年度的半数,让不少人感到无比失落。
失落的不仅仅是那些老学究,老知识分子,还有不少举人们,因为本年度的考试既打破了传统的答卷模式,也就是不再以八股规范回答,而是直接立题,直接分析论辩,最后得出结论。至于考试题目也是文武两道:武科笔试兵法战册,并以实际战例作为分析对象;文科主要策论实务,以农事、水利、机器制造、漕运海运等作为大的考试范围,然后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既要指出时弊,也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最让多数人头痛的是,内容竟然要求内外比较,是与外夷发达国家比较,这让那些从来没出国门,也没有接触过西洋实务的举人们从何回答!
“这些人竟然至今不睁眼,即便是多读点报纸也可以知道一些国外大事的!”定亲王看着考官筛选出来的那些优秀策论,除了文笔之外,其他方面还真不敢恭维。有举人竟然异想天开,说英吉列在大清之南三千里深海里。
“红毛人因为长期吃生的猎物,以至于眼睛头发,甚至皮肤都是红的,由此推论,白鬼子应该是多吃大米导致的皮肤和毛发皆白!”
“洋鬼子身材高大,力气自然就大,所以打出来的钢铁就比我们大清国坚固的多,大炮自然也就更加犀利!”
尽管觉得很生气,很可笑,定亲王也知道思想观念的改变并非朝夕的事情,这要一个漫长过程,尤其是身居内陆的读书人,尤其是生活贫苦的,生计无着的农家子弟,的确很难了解到外洋事务,所以对于那些诗词歌赋,文笔流畅,策论很有深度的人物,自然给与了优待,批示:文章不错,见识尚待提高,可列为优等之次。
好文章有,而且不下百余篇。定王顿时少了失落,很是重视了十几个内外比较颇有道理的文试卷子,最后面试(等同于殿试)的时候,意外发现,这几个特别开眼看世界的人物竟然多出自东南沿海,甚至有几位是来自新式学堂的青少年,比如名字叫做容闳、沈葆桢的,顿时大喜。另外一位军事策论很有见地,尤其是发展海军实力,与外夷战与海外,减少陆地损伤的观点很是新颖,名字也熟悉,叫做丁日昌。对于另外两位,一名陈世杰,一名陈兰彬,定亲王倒是有些模糊,本着多多益善的想法,定王爷特别把这十几位请到了文教部,将其余的文章不错的试卷交给了礼部尚书汤金钊为首处置。
这边定王正与沈葆桢等几位牛人讨论的热烈,门外突然一阵喧哗声,接着是捂着脸蛋的一名侍卫跑了进来报告,说是一队女兵打上门来,非要立刻见到亲王不可。看着差点落泪的侍卫,定亲王大怒,对着门外喊道:“骄狂的女人,都给老子滚进来!”
“亲王殿下,此事与公主无关,是末将不忿于这些男兵色眯眯,淫言秽语而给与的教训。再说了,这禁卫军也是朝廷的脸面,竟然见到上官不敬礼,实在可恶。”姓杨的,自己曾经见过一面的那位女营长一个标准敬礼之后,马上侃侃而言:“而且下官今日前来也是奉命而行,为大人送了一位女才子过来!”
第249章 女才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