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7章 无嗓便无腔[2/2页]

隐婚成瘾:总裁大人别想逃 爅凌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称平剧,京戏,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剧种。在文学,音乐,舞台等方面,都有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也各具特色。”
      说完了,苏琉夏略有停顿,瞅了眼走在前方的老师道:“杨老师,我说完了。”
      “嗯,京剧就差不多和你了解的一样,唱腔以二簧,西皮为主。两者音腔却又有不同,“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二簧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徽调。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杨老师停下脚步,指着面对着她的右手方练唱的人,对苏琉夏说:“他所唱的腔调,便是二簧。”
      苏琉夏抬目看去,听着他的唱腔,眼里闪着迷茫。她不知他唱的是什么曲目,但看他投入的神情,便有了几分动容。
      杨老师带着她又往前走了走,旋即又停了下来,指着前方的人说:“她唱的就是西皮腔。”
      “老师,那这两种腔,又要怎么分辨?”苏琉夏懵然的问。
      “西皮唱腔京胡定弦6~3,二簧京胡定弦5~2……”杨老师一番介绍过后,苏琉夏了解的更多了。
      之后,带她去了人稍少的地儿,便开始教她。
      苏琉夏对学京剧抱着很浓厚的热情,杨老师在教,她在听,态度端正,神色认真。
      对于京剧,她是从未接触过的,听也只在小时听过几段,此后就再没听过了。
      零基础接触京剧,很难,杨老师一句词才教她半句,她一张口,就是跑调音不准。
      反反复复地练唱无数遍,杨老师还要求她,唱时需配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唱词还得要赋有感情,苏琉夏才练了十多分钟,嗓子就已干的冒烟。
      “下来喝口水休息一下吧!”杨老师看她练的认真,神情动作也似模似样,可却没要休息的意思,便开了口让她下来休息。
      “哎。”苏琉夏笑应着。
      跟着杨老师学了一个来星期,一天二十四小时,苏琉夏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来练习,背词,可谓刻苦。而她认真刻苦,杨老师一一看在眼里,没过多打扰,只提醒她注意休息,保护好嗓子。
      一个唱戏之人,其最重要的,便是拥有一副好嗓子,无嗓便无腔。
      训练的最后一天,苏琉夏换了装,走上台子,来了段完整的表演,能不能得到老师点头,顺利出师,就看今天的表演了。
      杨老师坐在台下,望着台上唱戏的苏琉夏,眼里闪烁着满意。等她完完整整地唱完,站在台上望着她,等待她的评价时。给她的话不多,唯寥寥一句,“气韵犹存,风姿物语,可以了。”
      肯定的评价,顿时让台上心怀忐忑的苏琉夏眉开眼笑,旋对着台下的杨老师感激的鞠了一躬,“谢谢杨老师。”
      她这么多天,日夜的训练,学习,能得老师一句肯定,努力终是没白费。
      上午与杨老师等人一起吃过饭,趁着离戏开拍还有两天的时间,苏琉夏回了京都。

第857章 无嗓便无腔[2/2页]